据长治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1-10月,长治市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工业增加值完成604.8亿元,同比增长5.8%,与其他多项经济指标增幅较小相比,长治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尤为抢眼。1-10月份,长治市装备制造业完成28.3亿元,增幅达19.6%,超过了电力产业,打破长治市多年来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四分天下”的格局,成为该市工业经济中第四大产业。
长治市装备制造业在经济下行压力如此严重的“冷”环境下成功“逆袭”,是该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
长治市虽然工业基础雄厚、种类齐全,但长期以来,内生动力不足一直是制约长治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瓶颈。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快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现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全面提升我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激发发展内生动力
近日,科技部批准潞安集团组建“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煤炭行业第三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了我省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据了解,科技部在审批组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时,通常坚持“一个行业只组建一个工程中心”的原则,这意味着潞安“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中国煤基合成行业第一个,也将是唯一一个国家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潞安集团是国内唯一同时掌握铁基、钴基煤基合成技术的企业,拥有国内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2008年产出全国第一桶煤基合成油。同时,潞安集团180万吨高硫煤油化电热一体化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高效率建设、高技术集成、高效能循环、高效益体现、低碳、低水耗、低能耗、低成本运行的“四高四低”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园区。
能多次拿到全球、全国“第一”,是潞安集团多年来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取得的结果。潞安集团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战略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核心,构建了“一中心三平台四基地”的技术创新模式,实施了“创新驱动、研发互动、项目联动”的创新措施,真正实现了把科研经费的使用由向外输出变为向内转移,把科技成果的转化由外力协同变为内力驱动,把技术人才的培养由外委为主变为自主培养,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优化、创新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