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自动化被视为中国制造转型出路
来源:新闻频道 发布时间:2015-01-21 浏览数: 标签: 四川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制造转型

  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制造”的前景又被提及。

 

  在制造业的战略转变”研讨会上,以韩华集团董事总经理金东官(Dong-KwanKim)为首的国际制造业业者和专家,讨论了中国制造的未来前景。

 

  金东官在讨论中透露,韩华在2010年启动太阳能产业,并收购了中国的一家电池公司,其时工厂共有约5万名员工,全人手工作;现在该厂进行了半自动化改造,工人数已经下降到当初的十分之一,但产能却翻了三番。他说,这些变化超出了他的想象,也提示了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可能。

 

  金东官认为,改变人力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对工厂进行自动化改造,技术和成本固然重要,适应自动化生产的产业技术人员也是关键因素。不过,中国目前的产业工人流动率非常大,譬如在中国的韩华工厂,工人月度流失率是两位数,但只有愿意长远留在工厂的员工,才能有自动化方面的培养。

 

  金形容,在5年后,制造业可能会有新变化,韩华本身在生产流程就发现了很多潜能,譬如晶园变成晶片可以减少切割的环节,这些创新都在开发之中,机器人以后也会发生重大的作用。

 

  “5年前,在中国要手指头能动的人就会被雇佣,但现在已经不是这样。我们更加关注软件工程师等能操纵机器,乃至进行流程创新的人才。低成本人力的工作会被外包到更多其它国家。”不过金也承认,在东南亚难以找到像中国存在的成熟的供应链,这是跨国制造业迁往东南亚的妨碍因素。

 

  香港科技大学工业工程与物流管理系教授宗福季对此表示认同。他观察到,招工难在深圳等地区已经成为工厂的重大问题,而且这种难已经呈现出结构性,因为当地受过职业教育,尤其大学教育的年轻技术从业者很少。宗福季还说,中国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市场需求的升级,会为中国的制造工厂提供在“微笑曲线”两端增加涉及服务和设计等价值。

 

  自动化作为一种包含相当多学科知识的技术,几乎是伴随着工业发展所产生的,越来越多的领域和岗位都需要自动化产业的参与,而随着中国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自动化必将成为中国制造的出路。

 

分享到:
上一篇:外资在华布局新常态:加速转向新兴产业 下一篇:2014年我国GDP增长7.4% 机遇与挑战并存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