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11月中国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一降一升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12-02 浏览数: 标签: 非制造业PMI 四川物流 制造业PMI

制造业3.gif

 

  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落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是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先行性指数。

 

  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至49.6%,构成当月PMI的各分项指数大部分不同程度下滑。

 

  分析人士称,这一指标的运行态势,表明中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接续期,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变的趋势更加明确,制造业内部尤其传统行业正经历调整“阵痛”。

 

  “制造业整体平稳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中涛说,当前中国制造业小幅下行,主因在传统行业、高耗能行业降幅扩大。

 

  对于PMI分项指数的变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购进价格等指数下降,反映企业信心不足,去库存活动增加;新出口订单指数下降幅度较大,预示外需水平可能进一步下降。

 

  在制造业回落的背景下,服务业的较快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稳定的主要动力。1至11月,中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为52.6%,高出制造业PMI指数同期均值2.7个百分点。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分析,11月份电信、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持续活跃,“双十一”催生邮政快递业活动明显上升,网络消费保持较快发展趋势,成为引领消费增长的亮点。同时,金融业活动回升也有利于经济平稳运行。

 

  他认为,临近年底,节日消费预期将继续拉动居民消费热情,以消费为主导的服务行业具备继续拉升基础。

 

  专家表示,当前传统产业加快调整,新兴产业在孕育中成长。一方面要通过模式重构、产业升级,优化“存量经济”,进一步挖掘传统增长动力;另一方面,更要加快培育新兴增长力量,发展“增量经济”。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上升

 

制造业5.gif

 

  2015年1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景气扩张态势,对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断增强。

 

  分行业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增速有所加快。受“双十一”促销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邮政快递、仓储配送等物流行业运行加快,业务量较快增长。批发零售、电信互联网软件、银行、证券、保险以及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明显高于临界点,表现出较强的扩张态势。同时,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表明服务业市场需求增加。但也要看到,由于国庆长假消费需求提前释放,本月住宿、旅游、道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回落。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1%,比上月上升1.0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回升。近两个月,为克服冬季施工的不利影响,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装饰业等行业加快了施工进度,业务总量增速持续加快。

 

  【延伸】PMI是个神马鬼?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月度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指数,它涵盖了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用的监测宏观经济走势的先行性指数之一,具有较强的预测、预警作用。PMI通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PMI高于50%时,反映制造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制造业经济收缩。

 

  【相关】制造业收缩速度放缓 总体低迷难改

 

  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均出现下滑。

 

  财新经济学家何帆表示,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减缓,财政发力效果继续显现,宏观经济企稳态势不变。

 

  二季度以来,中央和地方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政策正在显效,下半年以来,财政支出增速持高增长,并推出了专项建设债,且规模不断扩大,超出预期。这些政策对经济短期托底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从长远看,当下中国制造业仍处于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需求改善乏力,短期内低迷难改。

 

  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结构性改革包括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降低企业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四方面内容。

 

  对制造业来讲,目前最大的难题是产能过剩难以化解,工业部门已陷入通缩。应该配合国企改革,推进兼并重组,真正启动去产能进程。当然,化解产能过剩等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短期内会对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这需要政府下定决心,忍受一定程度的增速放缓。只有这样,中国制造业才能真正走出低迷,重新焕发活力。

 

  【各方观点】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 日内公布的中国11月PMI重新下跌,大型企业PMI已经连续3个月维持在50的枯荣线之上,复苏趋势良好。相反中型和小型企业PMI指数继续恶化,这说明目前以拉动基建为主的稳增长政策依然只能惠及部分大型国有企业,而广大中小企业依然面临巨大的困难。

 

  法国兴业银行 中国11月份PMI数据增添了工业领域供应面改革的紧迫性。在工业领域,资本错配、不良资产的增长若隐若现,且生产力动能不足是最紧迫的经济问题。

 

  Markit 海外客户需求改善,带动新出口订单指数在50上方进一步攀升,创去年10月以来最高水准;但整体新订单指数环比依然小幅回落,内需减弱是主要拖累。

 

  中金宏观 随着CPI逐步下行至接近1%,而年底前经济活动趋弱,12月货币政策或将有进一步宽松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财政政策可能会在稳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分享到:
上一篇:制造型企业仓储物流管理的RFID应用 下一篇:广州制造及物流业发展受关注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