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布局不合理
一是缺乏系统设计思想。生产的特殊性和设施布局的不合理,使仓库物料配送与各生产单位距离不匹配,造成企业物流流量大、流向复杂。
二是物流储运布局不合理。物流布局、流程不清晰造成了物流混乱,物料经常处于交叉、迂回、倒流、跳跃、等待和拥挤状态;最初的生产流程设计不合理造成物料流动路径长、物料停滞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导致生产周期长。
企业内部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首先,企业内部物流信息化应用程度较低,缺乏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很多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虽然有些公司应用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ERP)、仓库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WMS)、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等信息管理软件,但往往只是简单地统计、汇总,没有将内部物流各环节的单据实现自动流转。表单、凭证、账册、卡片和文件还要靠各环节的人工输入与核对,这不但影响了企业运营效率,还因人为失误影响数据的准确性,使企业蒙受损失。
其次,成熟的物流技术难以及时推广应用。受财力、物力、人力、信息等条件限制,先进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和条码技术等数字化的物流管理方法得不到充分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企业对自己的物流服务也无法进行及时监控、物流追踪亦不完善,无法实现与供应商和下游客户的信息共享,更无法实现与社会物流兼容对接,使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在信息衔接上脱节。
第三,物流部门信息管理不完善。物流信息的管理较分散、集约化程度低,如对采购的交期信息、供货质量信息、供货人信息、供应商的生产波动、物资消耗及供应规律、库存中各种物资的历史分布等物流基础数据不利于归纳整理分析,使得库存管理者不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及生产波动等情况进行库存量管控,导致库存增加或库存不足。
运输配送体系不完备
国家虽早已制定了一系列物流标准,但在目前来看,尚未得到严格遵守与执行。究其原因是实施规范物流标准化的手段和措施尚未成熟,如设备落后、包装容器不标准、辅助料架通用性差、库房利用率低且未能实现立体仓储等。另外,企业中普遍缺乏统一、规范的物流操作标准。对企业内部物流这项非连续性的工作,如果没有规范的操作要求和过程研究,会造成物流过程靠经验管控、随意性强,使企业在物流过程管控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
物流专业人才不足
高层管理人员缺乏对内部物流的重视度,中层管理人员缺乏基础物流理论和实践操作经验。企业没有及时引进和培养专业的物流人才,这些都是制约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建设的重要因素。
从事物流的人员缺乏内部物流管理经验,知识结构单一。企业物流领域缺少既懂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和物流财务管理,又懂货物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些人才的缺乏,影响到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同程度,大大降低了运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