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生产制造物流
制造业如何突破瓶颈变“制造”为“智造”
来源:中国物流产业网 发布时间:2016-10-27 浏览数: 标签: 四川物流 物流信息 制造业

  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到来,中国制造业日益萎缩,尤其是在加工制造业方面,其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据海关统计,今年1-9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7.5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5.16万亿元,同比下降7%,下降的幅度比外贸整体要大。而近期发布的2016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名单中,制造业也呈现出总体规模萎缩、盈利能力下滑等特点。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从国际方面看,是由于全球经济低迷,外需不振所导致;而从国内方面看,企业综合生产成本上升,传统竞争优势逐渐削弱,也是重要因素。

 

  中国制造遭遇发展瓶颈,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中国制造的传统竞争优势在不断削弱,而新的竞争优势尚未确立。

 

  从“东莞模式”一夜之间坍塌案例也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所在:其一,我国的制造业研发创新能力不强。几十年来,我国企业一直采用跟随和模仿战略,而不是领先战略来推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其二,产品制造水平不高。中国制造业大部分仍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低端产品泛滥导致制造业产能过剩;其三,整体缺乏高效管理,创新性人才培养不足。

 

  随着制造业面临形势的变更,“世界工厂”优势的丧失,对于中国的制造企业来说,智能制造无疑成为其转型升级的一个战略支撑点。

 

  在此形势下,一系列政策也相继颁布,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基础上,近期,相关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等“中国制造2025”的支撑性文件,再次为“智能制造”指明方向。

 

  同时,专家表示,制造业还应与互联网相融合而发展,发展制造业,更应该发挥互联网应用的优势,使二者形成叠加效应,制造业的壮大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而互联网也需要以制造业为主战场。

 

  由制造向智造转变,是形势所迫,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

 

  变“制造”为“智造”。首先,要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应用,这就需要企业在发展中集中力量突破制约制造产业发展的瓶颈,加快构建制造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提高制造领域的创新力度,通过技术提升将技术边界向外推移,以完成技术的升级过程;其次,要优化产业结构,使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挺近,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推动企业智能升级。比如,找钢网将找钢、找钢网将找钢、加工、物流、金融等全产业链串通起来,以推动传统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再次,创新的载体是人才,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从设计、研发到管理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最后,要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的国际合作,引导和鼓励广大企业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国际合作,实施制造产业“走出去”工程。

分享到:
上一篇: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1.2% 下一篇:双重力量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