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商贸流通物流
济宁市快速崛起西城物流商贸圈 助力城市发展
来源: 济宁晚报 发布时间:2012-08-16 浏览数:

大交通为西部崛起奠定基础

根据济宁市规划建设,该市城区西部大运河沿线,将形成至少8座大桥,彻底实现运河两岸连为一体。主塔高137米的梁济运河大桥,被济宁人亲切地称为“西大桥”,远远望去这座大桥犹如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轮,牵动着怀揣“西部梦”的市民的心。这座连接商业街太白楼路与西部物流园区的大桥,让更多的济宁人畅想着未来的财富之旅,而如何将老城区浓厚的商业氛围与新城区完美结合,很快就会成为他们最为关心的话题。

西部经济区功能定位为以“商贸物流”为主,就是因为西城区潜在的交通区位优势,更能充分利用济宁市的交通优势,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的大交通体系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首先是京杭大运河这个黄金河道。现在,大运河济宁段沿线的港口,除了运输煤炭、砂石、集装箱,极少装载其它货物。像钢材、汽车、农作物等大宗货物,以后都可以通过水运来实现。

助力城市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

2009年,济宁市域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1.9:55.5:32.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三产比重落后山东省平均水平。并且仍以交通仓储、批发零售等传统产业为主,金融保险和科研文娱等高新服务业比例较低,第三产业发展亟待突破,从中心城区的土地面积紧张来看,部分第三产业也需向外转移。

长期以来,济宁和徐州在淮海经济区竞相发展,呈现出较强的区域竞争态势,作为淮海经济区的前两名的徐州和济宁,发展机遇和竞争态势越发凸显。第三产业的加速发展是经济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升级持续的后劲支持和保障,十一五期间,我市的第三产业仅提高了3个百分点,相对于临沂的5.4%,菏泽的7.1%,枣庄的4.6%相差甚远,表明我市的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制约了我市经济的产业升级和城市的发展速度。

该市根据西城区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发展环境进行了规划,以循环经济为指导,以现代物流服务业为主,以生态工业和都市农业为重点,以此铸造绿色、高效的规划区产业体系。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建立以运河航运为依托的“晋煤东运”中转基地,积极构建面向鲁西南地区的小商品、大型商品和汽车等专业化商贸城。

十二五规划打响了济宁市城市建设的攻坚战,工业化城市转型、加速城市化进程一项项议题放在了济宁人民的面前。“繁荣第三产业”“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推动着新济宁的崛起。随后,一批批商业领军人将目光投向鲁南市场,首个现代大型物流商贸城———济宁豪德商贸城、美恒汽车博览城等企业正逐步扛起建设济宁的大旗。

同时,济宁市市中区的商贸市场主要由上世纪九十年代建设的两三家老市场维持,现有的老市场脏、乱、差问题比较严重,大多数商户对目前的经营环境不是很满意,市场环境、停车难、物资储备都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不少市民选择直接去徐州、临沂等周边市场购买所需品,导致消费外流现象比较严重,所以无论从提升济宁中心城区拉动辐射作用还是提升济宁的自身的发展水平,济宁市的商贸物流行业产业升级势在必行。

分享到:
上一篇:商务部:支持民资进入流通行业 鼓励发展商贸物流 下一篇:余姚东方国际物流货物增长8%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