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银川市市长王儒贵主持召开市政府第104次常务会议,会议研究了《银川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等重要事项。
“十一五”以来,银川市物流业发展迅猛。2011年,银川市社会物流总额完成1600亿元,而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额完成1100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产业,成为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此,银川市制定《银川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该规划指出,到“十二五”末,要基本建成“134”现代物流产业体系构架。“1”即建设银川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使银川成为中阿经贸往来的“东方物流”港湾,区域性国际采购中心、分拨中心及转运中心。“3”即建设物流发展的三大基础平台: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物流产业政策支持平台。“4”即建设四大物流服务体系,分别为城乡物流配送服务体系、新型工业物流服务体系、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体系和国际物流服务体系。
会议指出,要按照“内陆向西开放”的总要求,拓展银川市物流业发展空间,着力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着力培育大中型物流企业,推动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基本构筑起立足全区、联动周边、双向开放、沟通国际的西北地区物流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