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经济危机、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我国的钢铁物流产业正遭受严重的冲击。针对钢贸困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钢铁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指出:“钢铁物流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了调结构、解决融资问题和政府支持这些短期措施外,长期来看,重视建设现代物流企业,将成为我国钢贸企业未来的唯一出路。”
成思危认为,我国钢贸行业固然还存在盲目扩张、无序竞争、缺乏整体规划、缺乏人才和创新等问题,但如果银行过于紧缩信贷将使钢贸行业的资金链断裂,或将导致中国钢铁产业供应循环的中断。成思危表示,短期内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规模,由钢贸企业采取联保的方式改善信用,从而赢得银行和政府的适当支持,可能缓解钢贸企业现在的困难。但从长期来看,钢贸企业要真正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把它建设成现代型物流企业。“从第一方物流走向第二方物流,进而走向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整合整个供应链,做到整个产业供应链的优化。”
对于钢铁物流产业目前遇到的危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认为,困局需要企业、政府、银行三方来共同化解。银行应对钢贸企业保持一定的信贷规模,可以用银行前几年收取的贷款风险金来帮助一部分钢贸企业走出困境。从政府层面看,则可以采用政府出一部分、社会筹一部分的方式,设立一些针对钢贸企业的发展基金,来解决钢贸企业的一部分困难,同时适当减免税费。
作为钢铁物流产业界人士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原市场部主任董志洪在钢铁行业工作了40多年,他在研讨会上谈到了钢铁物流产业的重要性,他认为:“引导不良钢贸企业退市或转型,让优质钢贸企业与上游企业结成产业联盟,并及时争取银行的支持,都有助于钢贸企业度过危机。但建立现代的物流体系,将是钢铁物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对于“打造现代钢铁物流产业链”,大家达成了共识,同时大家也意识到,我国钢铁物流产业的发展之路还很漫长,这需要产业链上各方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