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满载5300吨鲱鱼的“大西洋水晶”号冷藏船在大窑湾港区成功作业,使大连港成为国内首家成功操作冷藏集装箱国际中转业务的港口。同时也标志着大连港实施战略转型,发挥港航物流优势和保税港区功能优势,构建国内最大的冷链商品分拨交易平台正式起航。
据悉,本次作业的5300吨鲱鱼,将有2600吨在大窑湾保税港卸船后改装集装箱、直接搭载马士基班轮“塔纳河”号驶往西非,剩余的2700吨进入保税冷库分拨出口。该客户是一家集捕捞、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深海远洋渔业公司,总部位于欧洲,每年捕捞并销售狭鳕、青鱼、马哈鱼近10万吨,主要以集装箱和散货船的形式供应欧洲、非洲及中国等地区。该客户此前一直以韩国釜山作为国际中转港,此次选择我港,除了大窑湾保税港的政策优势外,更受到我港大窑湾冷链物流战略规划的吸引,并计划将我港作为其水产品中转港。
今年,集团在“双五”战略的指引下,顺应市场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商贸与临港产业,重点规划建设大窑湾冷链物流园。在目前已投产的毅都集发、恒浦两个冷链项目已取得全国首批欧盟认证资质的基础上,又相继引入獐子岛、明丰泰达、毅都集发三期扩建冷链项目。其中毅都集发冷藏物流有限公司是由集团和美国毅都贸易公司投资,集保税冷库、冷藏箱场地、空箱堆场、代理服务和拖车配送于一体的整合式冷链服务公司。拥有4万吨现代化保税冷库及9万平方米冷藏箱堆场,主要业务模式包括进出口保税仓储及散货船、集装箱国际中转等。今年,该公司通过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在维护好原有客户的基础上,继续开拓新市场,进一步加大对国际中转冷藏和保税海产品的市场开发。仓储、货运代理、堆场及运输等业务快速增长,今年新增水产客户17家,入库量占整体的20%,老客户入库量占到整体的80%,仓储和堆场业务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下一步,随着集团冷链物流规划的逐步实施,大连港将形成100万吨级以上的现代化冷藏仓储能力和与之相配套的高效装卸泊位。并逐步发展成为集专业化冷库集群、冷链公共服务中心、公共展示与电子交易中心等功能于一体,利用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整合金融、税务、海关、商检等资源,建设冷链金融贸易平台,进一步搭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专业、信息最通畅、政策最匹配的冷链物流与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