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螺旋式车道直达每层仓位,独立升降平台使车辆与库房直接对接操作,零下24摄氏度至零上15摄氏度的冻库可调温度,近日,一座现代化果蔬冷链物流中心在四川成都双流落成揭牌。据介绍,该物流中心的运营,使成都有望成为西南地区世界精品水果的集散地和中转站。
“泰国的山竹、东南亚的龙眼、越南的火龙果、美国的蛇果……随着冷链物流的运行,这些漂洋过海而来的洋水果将以更新鲜的姿态出现。”该物流中心负责人、新加坡富园物流国际有限公司CEO林水金表示,若成都积极向国家质检总局争取,在成都建设水果检验检疫进出口口岸,而不用到广州或上海检验检疫,相信市场会发展得更好。
让世界水果汇聚成都的同时,物流中心将让中国果蔬走向世界。按照规划,物流中心运营后,双流的草莓、枇杷,龙泉驿的水蜜桃,都江堰产的猕猴桃等成都特色优质水果将聚集于此,经过分拣、检验后,出口到欧洲、美国。
据了解,我国冷链物流产业仍处于初期阶段,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我国生鲜食品冷运率只有10%左右,腐损率为35%,而欧美国家的冷运率则高达90%,腐损率不超过5%。2010年,国家发改委编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由现在的5%、15%、23%提高至20%、30%、36%以上,基本实现成倍增长。同年,成都市也出台了有关冷链物流标准,以保证冷链物流的健康运行。
“改变果蔬保鲜和运输方式,不仅能让市民吃到更加新鲜卫生的食品,还能通过农业的增效让终端产品价格降低15%左右。中心的建成对成都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果蔬产业升级是个很大的支持,弥补了果蔬流通环节中冷链环节的不足,形成了‘产地—冷链—市场—超市—客户’一条完整的物流链。”成都市农委市场信息处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