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商贸流通物流
中联重科的国际化步伐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6-08 浏览数: 标签: 中联重科 国际化

  第四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于近日在澳门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和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局联合主办。第四届高峰论坛将进围绕投融资主体多元化背景下国际合作的新机遇等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图为金融创新与基础设施发展分论坛发言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学红,以下为文字实录。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学红

 

  我的观点希望给后来的嘉宾一些路子,我就抛砖引玉吧。按照纪总提的要求,对于今天论坛的问题我想分这样几个层面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于中联重科我们目前的国际化是怎样的,我们理解的国际化是怎样的,我们和工程施工企业或工程建设企业,我想在这方面做一些简单阐述。

 

  众所周知,中联重科已经开始了国际化的步伐,包括在海外的市场布局,服务网点建设,包括海外的并购或海外工厂建设。到目前为止中联重科已经基本完成了在全球海外市场的网络布局,营销保障网点布局,我们在前面讲基本已经完成。从1982年并购英国,我们的海外并购之路一直没有停止,中联重科在并购上应该说走得比较顺,目前咱们海外并购的步伐还没有停止,还在继续寻找探索、商谈一些合适的对象或者合作伙伴,海外投资建厂我们起动的比较晚,我们是去年完成了印度工厂的建设,就是直接投资建设,正在起动巴西工厂建设,正在商谈俄罗斯工厂的建设,还在探索一些其他热点地区投资建厂的方案。

 

  总体来讲我们在市场国际化的步伐过程中,市场方面的工作已经做得比较多,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整体的这么一个布局。或者是一个初步战略布局。但是我们认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不仅仅在于此,市场国际化只是一个前兆,只是我们走出去的第一步,我们认为中连重科的国际化,走到人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管理国际化、品牌国际化等等一系列的更深层次的国际化,才是真正的国际化。而且按照我们董事长的说法,中国企业最终真正国际化的深根是本地化和本土化,如果仅仅是一个市场化的走出去,最终还是要走回来,不能真正的深根,只有本土化或本地化才是真正的国际化。我们经常对国外投资说的一句话,对中国的企业走出去同样是使用的,我们认为中联的国际化是一连串国际化的组合才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当然我们对中联重科的国际化有一个简单描述。当有一天中联重科在举行高层和大层会议的时候,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有不同肤色和不同语言,但是在共同讨论中联重科,这样我们国际化已经比较成熟的阶段,这是中联的一个描述。内涵是各个方面,包括市场人力资源、资本管理技术品牌等等,各个方面的国际化,才真正的构造了中联重科的国际化,也才能真正的构造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所以这是我跟大家沟通的第一个方面。中联重科目前国际化走到什么程度和我们理解的国际化是怎样。

 

  第二个:和施工企业在中联重科走出去的过程中,或者是国际化的步伐中,我们怎么合作,我们希望怎样,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探索了很久。实际上,随着国家走出去的战略的推进,是加快的中国各类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但是应该讲,真正的我们走出去的很多先驱者,正是我们的工程师、施工企业。我们有的工程施工企业,差不多20年前,就已经大量走向了国际市场,已经走出去,跨出了过门,在国际市场实现我们的一些目标。对于工程机械制造商来讲,实际上我们很明确的看到这一点,实际上最近几年我们很欣喜的看到有一些变化。可能十多年前,作为国内一些大型的施工企业,在海外承担工程的时候,至少我个人印象,所谓国内品牌产品是比较少的。一个原因,当时国内产品总体技术水平相对来说差一点,再一个由于当时走出去的状态比较差,在海外的服务保障比较差,造成我们施工企业,在国外承担工程的时候,大量采购的是欧盟的产品。特别是过去10年随着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国内对工程机械设备的需求急剧增加,由于中国施工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我们的装备要求越来越高。我们要高楼等等等等,也促使了这些工程装备制造商不断地根据市场要求去研发满足市场的产品。我们已经研发生产了101米的混泥土机等等,所谓世界之最的产品,或者是基尼斯记录产品,这都是根据中国市场需要,我们研发的,这些市场需要也牵引我们这些工程机械设备制造商不断地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积累和完善,也不断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所以到目前为止,应该讲国内顶尖的几家工程设备制造商已经跻身于全球一流的工程设备制造商的范畴之内。包括中联重科徐工三一重工都已经跻身十强的企业,当年我们觉得跟着人家后面追,但是今天已经不一样了。由于这种变化我们目前中资企业在国外承担工程的时候,已经大量在采用国内的制造装备,就是由于这种变化,就是我前面介绍的,徐工、柳工这些企业,在海外基本已经成熟,所以我们国内这些施工企业,开始走出去的时候,可以放心的采用国内产品做国外的产品。相对来讲我们的性价比要高,当然我们在一直认为,我们绝对不会吧所谓的性价比作为唯一优势,我们认为更大的优势今后的发展方向,包括目前我们拥有的优势是中国人先天的优势,就是我们在海外的服务,一定可以做得相对来讲比国外的企业更好,我们有前天的勤奋可以努力可以做,所以我们在硬件的条件逐步完善,我们超越了国外的对手,我们会把这一块形成竞争优势。在这种提供状况的情况下,今天为我们的施工企业走出去能够做一些什么呢?

分享到:
上一篇:中铁总公司或将设计物流业改革货运 下一篇:我国物流业经济增势有所减缓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