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商贸流通物流
生鲜电商渐入规模化扩张
来源:中国大物流网 发布时间:2013-07-08 浏览数: 标签: 生鲜 电商 规模化扩张

  2013年,生鲜电商正在悄然升温。伴随着天猫、京东、一号店等大平台的进入,被称为电商最后一块“蓝海”的生鲜业务正在成为电商平台间新一轮的竞争热点。

 

  生鲜电商,主要是指通过电子商务方式销售生鲜食品。由于生鲜蔬菜水果、海鲜肉类等产品要求仓储物流过程中的必须低温冷冻冷藏保存,且损耗率大,这些因素推高了成本,因此在过去的几年间,国内生鲜电商的发展一直相对沉寂。

 

  尽管此前已经出现了包括我买网、多利农庄、优菜网、沱沱公社等生鲜电商,但由于冷链等因素制约,却鲜有大电商平台进入生鲜领域,这使得生鲜电商市场的规模和可覆盖区域有限,限制了生鲜业态的发展。而这一切在2013年开始发生改变。

 

  “大电商平台的进入标志着生鲜电商开始从垂直领域,进入到规模化的扩张新阶段,生鲜电商的发展也因此提速。”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说道。

 

  “蓝海”的困局

 

  “放眼望去,在电商领域,图书、3C、百货都已经白热化竞争,也只有生鲜产品还有发展的潜力和机会。”一号店副总裁郭冬东表示。

 

  顺丰电商总裁李东起也同样对生鲜食品的未来表示乐观,他表示说,2012年国内网络零售交易规模达1.31万亿元万亿人民币,但是食品类电商比重却不足1%,这显示出了食品类电商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还有现成的案例验证着生鲜市场的机会。在国外,生鲜电商已经相对成熟,形成了几家生鲜电商的代表型企业,其中包括了FreshDirect(生鲜直达)、PeaPod、RelayFoods、Ocado(奥凯多)。以FreshDirect(生鲜直达)为例,这家公司创立于2002年,为纽约市及周边地区提供生鲜在线订购服务。目前员工人数超过2000人。2012年的营收约为4亿美元。

 

  与国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生鲜电商的不温不火。尽管已经有一些垂直生鲜电商涉足,但是无论是发展的规模和影响力都尚显稚嫩。而国内主流的大电商平台对于生鲜业务则都态度谨慎。

 

  “原因很简单,物流问题难以解决。生鲜业务冷物流链如果采用外包,则意味着电商需要付出比普通货物高出一倍的物流成本。而如果采取自建冷链物流,则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这样做显然是在冒险。”有业内人士表示。

 

  此外,困扰生鲜电商发展的还有较高的损耗率,据一号店副总裁郭冬东介绍,生鲜电商的损耗率一般会达到30%(普通货物的损耗率一般在1%以下),这极大推高了电商成本。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客观限制,因此垂直电商大都采取了定位中高端客户群,以高价值产品带来的高利润来弥补因为成本过高带来的问题。

 

  曾经历了两年生鲜电商创业,也曾一度因为融资困难转而要出售创办生鲜电商业务的优菜网创始人丁景涛,在总结经验时认为,目前目前生鲜电商还需要解决如下问题才会有未来。分别是:首先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其次给客户更多的安全感;最后是解决好生鲜物流体系建设。

 

  不难看出,生鲜业务是蓝海,但要想真正在其中获益,除了企业自身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和安全感之外,对于电商企业而言,拥有社会化的冷链物流体系配套是生鲜电商发展的基石。

 

  冷链加速布局与整合

 

  “对于生鲜电商而言,要想实现行业的大发展,首先要有足够的冷链物流体系作为支撑,但是中国的冷链物流行业却发展滞后。”有业内人士说道。

 

  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仅有机械冷藏列车1910列,机械冷藏火车2万辆,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车比重仅为0.3%,而美国的比重为0.8-1%。其次我国的冷藏仓储普遍老化、且分布不均。

 

  如此大的差距,成为生鲜电商的阻碍,但同时也蕴藏着商机。

 

  顺丰速运在2011年就已经觉察到冷物流连将可能会产生爆发式增长,并开始尝试布局。2012年,顺丰优选成立,电商业务起步,这为顺丰集团带来了一个拓展业务的机会—顺丰80%的快递业务来自于B2B企业用户,如果能增加冷链物流,将为公司带来一个新的业务补充。

 

  顺丰电商总裁李东起表示,顺丰优选在北京尝试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即通过“速度”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具体做法是,在城际干线之间采用冷藏车的方式快速送达,而在城市宅配环节中,则采劝保温箱”或者“冷藏箱”的方式快速送达,这种半冷链的方式,避免了进行全程有缘温控配送,大大缩减了物流成本,同时因为强调快速配送,而能保证生鲜的新鲜度。

 

  李东起介绍,目前顺丰集团已经开始拷贝北京经验,并在全国开始布局冷链物流。在2013年年底前,将有望在珠三角、长三角、和已有的京津地区实现生鲜冷物流配送。

 

  “做这样布局不是仅仅为了优选的配送,而是要将冷链物流配送,打造成顺丰除了商用业务之外又一个重要的业务补充,我们将来也仅仅只是顺丰冷链物流的一个客户。”李东起表示。

分享到:
上一篇:国内生鲜电商扩张 冷链物流加速布局与整合 下一篇:传统零售加速跨业态布局 谋求突破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