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上周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名联邦法院法官做出判决,比特币将被视为货币,受美国《证券法》监管。
从经济学意义上看,比特币实现了经济学大师哈耶克提出的,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货币的思想。哈耶克认为人们享受货币为交易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得不承受通货膨胀的后果,不得不为支持货币体系的运行支付高额的铸币税。很多时候人们使用货币是因为没有其他选择。比特币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以技术手段确保公平和低成本。人们不再为养活庞大的货币体系,以及因此衍生出的庞大的金融产业付费了。在互联网的世界中,法币和比特币本质上趋同——都是比特流,人们能够更加方便的使用它们。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看,比特币的出现,契合互联网的精神:免费、自治与反权威,以更加直接的方式满足人类的根本需求。
比特币的出现,可能在金融领域掀起一场类似通信变革一样的革命,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些基本问题:货币的本质是什么?社会对金融产业的期望到底是什么?
金融的基础是货币,货币的基本职能应该是促进交易达成。社会对金融产业的期望,就是金融要实实在在做好为实体服务,不能,也不应有其他的利益和追求。
比特币在实现货币的本质,满足社会对金融产业的根本需求上,做得比历史上任何一种货币都要好。作为一种有独创安全机制的网络货币,其保存成本比历史上所有的货币;使用分布式数据库和多个网络节点来记录交易,因此几乎不会失窃;由于每一元钱的产生和流转都被记录,都可以追溯,因此天然就是信用体系,不会导致货币和信用体系的分离;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公平,因此几乎没有人为的通货膨胀;由于网络支付实质是比特流的交换,因此全球支付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某种意义上讲,比特币比现有的货币更加无私,更加接近于一种公共产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今天我们看到的建立在传统货币基础上,无比庞大、无比光鲜、让人眼花缭乱的金融产业,虽然合理,却并非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