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业界已有共识,“电商大战”的核心是,物流配送链条是否完善。日前,京东商城副总裁刘方表示,京东有1亿注册用户,每人每天一个冰淇淋,就是海量销售。今年夏天,阿里、京东等都在高喊做冷链电商,然而终究是“雷声大,雨点小”,难道仅仅是因为业界的“不做生鲜等死,做了生鲜找死”?
事实确实如此,生鲜电商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据了解,生鲜蔬菜的“取货”时间最多是两个小时,不然就会失去水分,少了斤两,若在居住的小区内设冷柜,则需要巨大的投资,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从市场行情来看,现在的白领大多吃便当,很少在家做饭,在家做饭的老头老太又宁可去菜市场买菜。
反观超市商品,仅就大润发一家擦后市,就有219家门店,消费者在网上选购的商品,应该可以实现24小时送货。
笔者以为,这也许是一个趋势,这种趋势的凶猛之处在于,在中国很多城市,货车不允许白天进城,即便将面包车拆了座位,“取巧”拉货进城,也很难找到装卸点。弱势凌晨两三点拉货进城,用工稀缺又是问题。实体零售商的先线下网点,显然可以弥补上述缺陷。
据此看来,似乎是超市更胜一筹,然而,电商生鲜是否能和超市冷链结合起来,将会是几年来电商和超市共同面临的问题,也许面临逆袭的不是电商或者超市,而是冷链供应这个链条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