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商贸流通物流
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 成都首开两份“负面清单”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装备专业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4-08-28 浏览数: 标签: 学习经验, 成都首开两份清单

  成都高新、空港两个保税区将成为四川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的“试验田”。昨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成都市部分区域将结合具体情况,从4个方面学习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同时,在国内首次提出内资和外资准入的两份“负面清单”。

 

  借鉴4种经验

 

  细化成17项科目进行学习

 

  省发改委主任唐利民介绍,上海自贸区自去年9月正式挂牌以来,通过制度创新,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经验,有效激发了经济发展活力。省发改委会同商务厅、成都市相关部门进行了研究,共梳理出首批4个方面17项可学习借鉴的经验,并通过了省委、省政府的审议。这4种经验分别是“建设开放透明投资管理制度”、“推进更加便利的贸易监管制度”、“推进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创新”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具体来看,“建设开放透明投资管理制度”被细分为3项学习科目。首先是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试点区分别制定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内资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其次是实施境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和创新商事登记制度。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市是继上海自贸区后,在全国首个正式开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革的副省级城市。“推进更加便利的贸易监管制度”被细分为4项学习科目。其中,第一个推动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科目,将实施通关无纸化作业,推动口岸实施海关和检验检疫“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监管试点。其次是推动更加便利的海关监管制度、拓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功能和实施更加便利的检验检疫制度。“推进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创新”被细分为6个科目,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则被细分为4个学习科目。唐利民表示,各项学习科目直接选择省内相关部门作为责任单位。

 

  下月起实施

 

  条件成熟或有更多区域纳入试点

 

  同上海自贸区类似,四川此次试点选择了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含高新、双流园区)、成都空港保税区物流中心(B型)两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率先成为试点地区,两个保税区将学习上海自贸区探索形成的、不涉及法律法规调整的成熟经验,积极开展投资、金融、贸易便利化等改革试点。

 

  虽然川内两个保税区总面积为8.77平方公里(上海自贸区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但是待条件成熟后,省内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也将纳入到实施范围。

 

  唐利民表示,目前四川依然面临着“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问题,要克服这些困难,必须依靠深化改革、加大开放,以此来增强四川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在成都市部分区域率先推动学习上海自贸区经验,将有利于四川加快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发展环境,也为四川下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按照四川近期发布的《成都市部分区域学习借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方案》,今年9月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届时省直及中央驻川有关单位将按照方案内容和细化措施确定下来的工作任务,加快推进实施。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与东盟同意开始自贸区升级版谈判 下一篇:中石化联手腾讯将共同开展O2O业务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