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进出口物流服务商汇通天下董事长孙剑巍在2015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上发表了公开演讲。他说,进口电商的窗口最多还有半年,未来将面临极强的汇率和政策风险。
孙剑巍认为,跨境进口电商火爆的根本原因有三:
第一是人民币升值红利,中国人去国外买东西很便宜,相当于所有货物打了四折。
第二是政策利好。跨境电商规范以后,低于500块钱税是零,超过部分10%的税。相比较,传统进口贸易增值税、关税综合平均40%多。价格是大杀器,光税收部分,价格就便宜了30%多。
第三是国家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在加强,整体消费升级,人们有钱了,希望消费得好一点,认为国外代表着某种品质。
孙剑巍说,跨境进口电商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市场的玩家发生了很大变化。线下原来做进口的渠道被逼开始做线上,大润发、沃尔玛、天虹都在建团队,开始做线上业务。相比纯互联网创业跨境进口电商的扫货模式,传统的进口商在上游货品供应链上更具优势。
孙剑巍认为,跨境进口电商的核心在资本,下一步的竞争就看这些跨境进口电商烧钱能不能烧到位,到明年上半年就会淘汰一批人。“下半年是消费旺季,大家都能过过日子,明年上半年是淡季了,金融危机加深,资本的寒冬也来了,融资会更苛刻。加上人民币贬值,政策升级,淘汰过程就快了。”
孙剑巍判断,下一步跨境进口电商将面临三个风险:
第一,汇率贬值风险。汇率升值导致出口的日子越来越困难,仅汇通天下经手的跨境出口业务今年缩水了20%,出口的压力传递到汇率,必然给汇率向下带来极大的压力。
“现在跨境进口电商抢市场打价格战,利润只有3%,汇率如果降低5%就意味着亏损。”孙健巍称。
第二,政策收紧风险。虽然目前政策大利好,迅速批准了9个跨境试点。但跨境进口火爆带来的外汇流失压力在扩大,随着整体国家外汇储备缩水的压力,会不会带来政策上的收紧?孙健巍认为,跨境电商创业者要考虑这个风险。
第三,随着跨境进口市场占有份额的增长,现有跨境电商的扫货模式将面临挑战。 “互联网很多线上的企业无法和厂家、供货商对接,都是各种渠道来源的扫货、购物,上游供应链是他们最大的痛点,相反这是线下最大的优势。”孙健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