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市场主体 >  商贸流通物流
全国两会之后 煤炭企业如何发展?
来源:中国煤炭报 发布时间:2016-03-18 浏览数: 标签: 产能过剩 全国两会 煤炭转型

  3月16日,2016全国两会落下帷幕。两会作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做出的每项决策都将影响你我的生活和从事的工作。关于煤炭企业的发展,国家领导人、地方部委领导做了哪些回应和答复,下面帮您梳理一下。

 

  1、煤城转型

  习近平:煤城转型要面向市场和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活力和原生力

 

  7日上午,习近平参加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详细了解龙煤集团生产经营,询问煤炭产量、采煤条件、设备机械化等情况。习近平仔细听取来自煤炭企业代表的发言,记下关于黑龙江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解困和转型发展的建议,希望企业面向市场、面向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原生力。

 

  2、关矿之后,职工怎么办?

  李克强:下一步去产能,职工饭碗不能丢,争取拿上新饭碗

 

  3月16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表示:

 

  现在我们已经选择了钢铁、煤炭行业这两个领域在去产能上先行突破,与此同时要避免出现大规模的下岗潮。

 

  过去两年,我们在钢铁领域淘汰了上亿吨的产能,涉及到上百万职工。由于我们高度重视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大量的职工转岗或得到妥善安置,可以说积累了经验。下一步要推进去产能,我们必须做到产能要去,但大量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对于一时尚不能够做到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有能力进行妥善安置。中央已经建立了1000亿元主要用于转岗安置的专项资金,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当然,地方政府相应配套要跟上,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双赢,在去产能、促发展、稳就业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最终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实现重化工领域的持续健康发展。

 

  发改委:化解产能过剩绝对不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

 

  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称,中央已经拿出一大笔资金作为奖补资金,重点帮助国有企业安置困难职工,化解过剩产能绝对不会出现第二次下岗潮。

 

  3、为煤炭正名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煤炭清洁利用可以比天然气更环保

 

  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在3月11日记者会上表示:

 

  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我们的能源结构,或更确切地讲是来自于煤的燃烧而造成的。我们也高度重视调整能源结构,所以如果大家注意的话,我们在“十三五”对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都有明确的要求。同时也在大力推进清洁煤炭的使用。

 

  最近中国政府正在推动燃煤电厂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要求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接近天然气电厂的水平,这是一项革命性的变革和举措,颠覆了我们传统上认为煤炭不清洁的认识,会对我们解决雾霾问题带来积极的影响。

 

  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煤炭对雾霾的影响就是散煤的问题。散煤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千家万户。一吨散煤燃烧的排放相当于五到十吨电厂排放的污染物,而且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散煤的用量在增加。去年冬天几次严重的雾霾,散煤的贡献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下一个阶段将在做好散煤管控工作上有更大的投入,有更好的办法。

 

  最近我们专门召开了一次全国的散煤污染治理工作会,大家交流经验,怎么样采取更好的机制、更好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会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但总的看来,我们会有一个比较长的时期调整能源结构,所以我们要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加大能源调整力度,同时做好煤的清洁利用。

 

  陈吉宁3月5日在山西代表团听取意见建议时说:

 

  过去人们一说到煤炭就感觉很脏,现在要为煤炭正名,煤炭清洁利用其实可以比天然气更环保。

 

  煤炭的清洁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我们对煤炭的认识也应有所改变。

 

  山西因煤而困,也承受着环保的压力。利用新技术,山西可以将煤炭和环保结合起来,搭建平台,聚集资金和人才,打造具有全球领先水平的煤炭清洁利用基地。

 

  可以将煤转化成电,大规模开拓用电市场,这不光能解决雾霾问题,还能提高老百姓生活品质。

 

  基于我国能源禀赋现状,煤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主导地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难发生根本变化。提高电煤比重,将大大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是当前实现煤炭清洁利用、解决环境问题的的重要途径。

 

  山西省省长王儒林:重新认识煤炭就等于重新认识山西

 

  3月6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西代表团开放日,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谈到供给侧结构改革时说,山西要下决心走出一条革命兴煤的新路子,希望媒体为煤炭“正名”,重新认识煤炭就等于重新认识山西。

分享到:
上一篇:网购买到假货仅获象征性补偿 “退一赔三”成本高执行难 下一篇:跨境电商不断升温“海外仓”渐至风口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