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意大利外交部、经济发展部和卫生部等在济南联合主办“中意食品安全论坛”,分享了食品安全领域中政府监管、技术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信息。
意大利翁布里亚大区主席卡狄优斯娅·玛丽妮在论坛上表示,要确保农业食品质量在生产程序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则,不但要从水源、土壤、动物和植物的质量等方面严格监督,初加工过程也要有质量认证系统的监控。
山东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副调研员张喜功表示,此次论坛主要是向山东企业推介意大利食品安全预警模式及认证系统,若获得意方颁发的认证证书,鲁企食品进入欧盟市场的障碍将大大减少。
“济南是除北京以外惟一的"中意食品安全论坛"举办地,”意大利省和中国省合作计划北京协调处陆珊接受采访时说,“这一方面是因为意方意识到山东是农业大省,另一方面是意大利与山东省的贸易往来较多。”
此次论坛上,意大利卫生部营养与食品安全司司长西尔维·博瑞罗表示,欧盟和意大利的进口检验检疫制度是对食物生产链的所有环节进行监控,包括植物生长的环境是否存在污染因素,动物体内残留物的检测等。
“认证系统的核心即标识信息的可追踪性。”这是意大利马尔凯大区食品工业促进会协调官莫瑞迪对一种名为MQ 的认证系统的总结。他说,MQ 认证系统既可以应用于大规模的服务业,也可应用于小范围的农家乐旅游产品等的追溯,但不会为转基因产品提供标识。
西尔维·博瑞罗表示,意大利有23个欧盟入境检疫口,若企业获得意大利的认证,产品也会符合欧盟标准,即可进入欧盟市场。
济南市经信委消费品产业处张岩处长对记者说,其实目前国内也有很多产品具有可追溯性,他认为上述产品身份认证系统类似于国内的产品电子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