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信息化
信息化、智能化和协同化成综合交通系统新方向
来源:中国科技报 发布时间:2012-08-20 浏览数: 标签: 信息化,智能化

随着物流和交通运输需求的迅猛增长,拥堵、事故和污染问题日益困扰着全球交通。近日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第十二届国际交通科技年会在京召开,中外学者对于建立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纷纷建言献策。

专家指出,2011年,我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410.64万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8.49万公里,列世界第二位;铁路营业里程已达9.9万公里,列世界第三位;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46万公里,位居世界内河第一;航空总周转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列世界第二位。然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滞后、各种交通方式缺乏综合协调仍是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

中科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表示:“以提供顺畅、便捷的人性化交通运输服务为核心,加强统筹规划,发展交通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运网能力和运输效率,实现交通信息共享和各种交通方式的有效衔接,提升交通运营管理的技术水平,建设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该校交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张军则表示,建立空地一体化交通运输系统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的根本保障。

张军说:“空地一体化交通运输系统是大型空港枢纽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通过空地协同交通状态感知、信息交互处理和集成应用,实现航空运输、道路运输和轨道运输一体化,可以保证常态下交通系统协同运行和非常态下交通系统应急管理。”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彭仲仁持相同观点:“空地协同的交通状态感知与应急将成为未来综合交通安全领域的重要主题。”

希腊克里特科技大学的MarkosPapageorgiou教授是交通领域顶级国际期刊的主编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他提出,城市交通路径引导、实时信号控制和收费区域的实时控制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据了解,目前很多国家相继从需求引导、区域交通控制和交通综合信息服务方面,为缓解交通拥堵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其中,智能人—车—路交互系统,特别是车路协同和车联网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智能交通技术发展的前沿,也是提高道路交通运输系统安全性的根本途径。

继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启动智能人—车—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后,我国也启动了“863”计划主题项目,重点研究基于特定场景的智能车路协同和车车协同关键技术。

国家“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主题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云鹏认为,智能车路协同系统实现全时空人、车、路信息感知与交互,可以从根本上保障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性。

王云鹏介绍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已设立了智能车路协同与安全控制、空地信一体化机场场面交通控制等6个研究方向,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明尼苏达大学等20多所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建有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

张军亦表示,“可以预见,信息化、智能化和协同化已成为综合交通系统新的发展方向,智能交通在构建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保障城市交通安全有序运行方面将越来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分享到:
上一篇:驻马店联通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管理 下一篇:信息化为药具管理服务创新助力添劲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