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信息化
感知城市建设促进物联网发展
来源:RFID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2-09-05 浏览数: 标签: 感知城市,建设,促进,物联网,发展

2009年8月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省无锡市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考察时,首次提出了“感知中国”战略,“感知中国”随后即成为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背景下推动国家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顶层战略。

城市是国家战略的起始点和落脚点,面对源于能源消耗、交通运输等环节的严峻挑战,信息化成为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鉴于此,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智能城市建设,而中国也提出了感知城市概念,推动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思潮向政府和企业行动的转变,未来,感知城市将成为城市努力打造的新名片。在中国,时值“十二五”开局之年,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国家战略发展要求下,感知城市建设已全面启动,这一热潮正改变着新一轮城市发展格局。

中国感知城市已经形成沿海地区领跑,中西部逐步加速的建设格局

截止到2011年5月,我国在建的感知城市数量已达36个,密布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三大区域的感知城市数量占据了总数的74%。其中,环渤海地区有9个,占总数的26%;长三角地区有11个,占总数的31%;珠三角地区有6个,占总数的17%。此外,武汉城市群、成渝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也已经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环渤海地区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组合优势突出,研发能力强,具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各城市开展感知城市建设以抢占城市竞争的有利位置。长三角地区是物联网产业基地最为集中的地区,为感知城市建设提供了广泛而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支持。珠三角地区是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密集地区,RFID及M2M应用十分广泛,广东省统筹建设感知城市,促进物联网的应用市场。中西部各中心城市根据实际情况,借助政策扶持,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产业,建立基地及园区,聚集企业及人才,以此推动感知城市的建设。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移动借助物联网技术推出"车卫士" 下一篇:NETGEAR助曲江配送中心打造智能无线物流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