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广西电子口岸西江物流服务平台在梧州市开通。这是广西内河首个电子口岸,标志着梧州口岸从传统管理型向现代服务型转变跨出了实质性步伐,将有利于降低口岸物流成本,提升通关效率。
据了解,电子物流服务平台开通前,进出口企业需同时向海关、边检、检验检疫、海事等口岸管理部门进行业务申报,需耗费大量时间。而且,纸本单据的数据核对工作由人工完成,效率低而错漏风险高。为提高口岸监管和服务水平,提升广西内河口岸和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水平,自治区于今年启动了西江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据自治区口岸办副主任黄家生介绍,西江物流服务平台具有运抵报告管理、口岸单证协同服务、海事危险货物管理、统一权限管理、通关物流查询、电子港图等功能,实现了船舶动态、通关、舱单、集装箱等信息的共享互传。同时,通过数据交换,企业单据、码头系统和查验部门系统可实现共享和互动,口岸查验部门可以同时进行审批,节省了企业的申报时间,提高了口岸的整体通关效率。
据悉,梧州口岸为国家内河一类口岸,拥有包括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航空在内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近年来口岸业务保持年均20%的增长速度。2009年至2011年,梧州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进出口集装箱箱次均列全国同类口岸第一位。为创造更加便利、安全、高效、畅通的口岸通关环境,有关部门将继续对口岸部门的电子信息平台进行整合,开放更多的应用项目,以实现口岸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