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信息化
青岛物流进入信息化时代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3-07-09 浏览数: 标签: 青岛,物流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渗透进入物流行业,以及物流市场发展要求企业加速内部信息周转,专供物流企业、货运站发布物流供求信息的平台开始出现,山东省青岛市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网络平台,扩展了业务、壮大了规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从站马路揽活儿到物流网

 

  “货在青岛,你要单独派车去拉,去的时候是空车,来回成本就得600元,找个回程的顺路车才花300元,对方也不用空车回来,都划算。要在以前,只能靠站在马路边举着牌子揽活。”宋寿宁说,不论是货主还是车主,都可以上这个平台来发布消息,进行联系。

 

  宋寿宁说,这个平台就像个婚姻介绍所。从去年这个平台上线至今,他的总业务量增长了20%,线上业务超过40%。

 

  据青岛市交通运输委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市近80%的大型物流企业实现了内部联网,海尔、青岛港、远洋大亚等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物流信息系统,使供应、生产、销售环节衔接紧密,物流效率和管理质量显著提高,有力支撑了企业转型发展。

 

  信息整合有序共享

 

  近年来,青岛市的物流业发展迅速,但80%以上的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低。为适应行业发展,2012年,在青岛市交通运输委的主导下,成立了青岛市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搭建起具有供求信息、资质查询等8大服务功能板块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去年11月,该平台上线试运营,以专线物流、制造企业、外贸企业、车队为主要客户群体,截至目前,日均发布供求信息6万多条。

 

  用户普遍反映,这个平台解决了物流链上各个主体间的信息交换不对称、不及时的问题,其提供的行业信息、车货交易等物流信息增值服务,帮助企业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还带来了附加值收益。

 

  而且,由于该平台采取的是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避免政出多门和内部恶性竞争,通过政府的协调职能把各企业、各部门的资源充分整合起来,形成最广泛的信息有序共享机制。

 

  将建多式联运信息平台

 

  为加速物流信息化进程,去年,青岛市出台了《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了青岛物流业“十二五”发展目标和方向,确定了对新技术、新运输方式、公共平台和集聚效应明显的物流项目进行重点扶持,物流业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总投资230亿元的“千万平方米”物流园工程和30余个投资过亿元的物流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青岛市交通运输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在物流规模逐步扩大的基础上,今年青岛还将加快集聚区建设。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青岛计划立足于整个山东半岛,在功能和服务上进一步延伸,建设能够支持海、陆、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联网互通,并融合中小企业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信息平台,逐步迈向增值型服务。到2015年,实现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1%以上。

分享到:
上一篇:物联网三部曲中茫徘徊 商业模式是关键 下一篇:物流信息化 提升经济增长加速度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