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信息化
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及瓶颈分析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发布时间:2013-08-22 浏览数: 标签: 我国 物联网 发展现状 瓶颈分析

  “智能传感器及其核心元器件,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限制了物联网产业的大规模推广。”10日举行的无锡首届智能传感器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我国的传感器必须在国产化、应用和技术上实现突破,才能实现物联网产业提速发展。

 

  中科院微电子所副所长陈大鹏介绍,好比人的眼睛、鼻子等感觉器官,传感器是一种智能装置,能够检测并传输信息。

 

    去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达3650亿元,传感器是其中需求量最大、最基础的环节。目前,我国在智能传感器的设计、加工、制造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尤其是高端需求80%以上依赖进口。“物联网产业对传感器提出了微型化、高精度、高可靠性、低功耗等更高技术要求,而我们的传感器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与国外企业相比在精度、制作成本、芯片体积等方面处于劣势。”

 

  江苏作为物联网产业起步较早的地区,正努力探索化解智能传感器难题。苏州工业园区引进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建成比较完整的微纳米加工平台,吸引国内外许多新兴的微纳传感技术公司及相关产业聚集。昆山传感器产业基地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国家级传感器产业基地,已集聚了双桥测控、中科传感等一批传感器研发生产企业,去年实现产值15亿元。

分享到:
上一篇:条码技术打通物联网产业链条 下一篇:央行提信息化金融概念商业化监管成折中新思路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