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信息化
汽车物联网不等于车联网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4-04-09 浏览数:

  北京城市交通大拥堵,各位私家车主们都有苦难言。尽管北京市小客车保有量在缓步增加,但限行措施仍没能解决交通拥堵的难题。然而,近期记者参加的第五届物联网大会上就看到,有专家学者提出了汽车物联网概念,不知这样的新概念、新应用能否缓解交通拥堵。

 

  汽车物联网=/车联网

 

  且说,中国城镇化发展步伐加速,而解决现代化必须突破农业农村、城市化、交通、能源、环境等几大瓶颈问题。而纵观这些发展瓶颈,似乎交通是解决以上问题的焦点和抓手。在交通问题中,汽车公路交通由于具有国省市主干网和县乡镇的齐备性和大运力有成为关键。

 

  目前公路交通运输方式都有哪些呢?其客运量又如何?据统计,在2000年~2010年这十年中,公路交通远远超过了水运、民航、铁路等。而公路交通安全又攸关广大人民性命。在上一个是十年中,有近100万人死于公路交通事故,显然解决安全问题刻不容缓。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目前已经突破了1.37亿辆,建设汽车移动物联网,是贯彻党中央安全发展战略,建设安全中国的重大举措。建设汽车物联网有希望实现交通”零伤亡”,即减少90%的交通事故。

 

  此外,交通是否畅通也考验着政府管理水平。例如北京针对道路拥堵前后曾出现过不同方案。车牌尾号单双号限行、摇号限购、工作日尾号轮换限行等等,在既保障市民私家车出行权利的同时,也缓解城市交通道路拥堵问题,另一方面也改善一下北京的空气质量。然而,我国重特大城市都已经进入大规模交通拥堵阶段,其余660个城市,2/3以上也出现了高峰拥堵,并将逐步进入全面拥堵。

 

  以”科技治堵”代替”行政治堵”管理

 

  从改善空气环境来看,交通畅通是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据全球多国统计,交通拥堵造成国民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而且,到2020年,若不采取任何措施,这一损失将会翻倍。而拥堵增加能量损耗和废气排放,是非拥堵或自由巡航情况的两倍。拥堵造成的室温气体排放约占与道路运输相关的室温气体排放的17%。显然这一切矛头都指向了交通拥堵。

 

  为了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专家指出,应该以”科技治堵”代替”行政治堵”管理政策。建设汽车移动物联网,有望实现交通”零堵塞”,即在不新增地面道路的情况下,减少90%的交通堵塞现象。另外,提高道路交通”极限通行能力”,以”科技治堵”代替当前限行、限号及限购等”行政治堵”管理策略。在笔者看来,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一旦开放汽车购买,汽车物联网实施是否真的能够奏效呢?

 

  汽车物联网不仅仅只针对私家车,也对建设畅通中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通过汽车物联网有望实现道路交通重大结构性节能减排,实现公交先行原则。

 

  分析了国内道路交通的情况,针对实际案例又有哪些可行性呢?依照国际上的智能交通发展来看,可以采用协同智能交通,一方面选择可视和非可视短距V2V通信技术,另一方面采用车辆安全自主感知技术。

 

  汽车物联网有区别于传统的”车联网”,它是利用先进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对道路和车辆进行全面感知,实现人、车、路全面互联;对每一条道路进行交通全实时控制,对每一辆汽车进行交通全程控制,如进路控制、运行控制、出路控制、安全控制等,并最终实现道路交通”零堵塞”、”零伤亡”和”极限通行能力”的新一代交通控制网络。

 

  总而言之,汽车物联网并不是国外传统智能交通技术的改进,而是强调人、车、路及环境的的互联感知,及车辆与路网的智能控制。

分享到:
上一篇:发展物联网“大有前途” 引行业英雄竞折腰 下一篇:物流行业步入O2O时代谋势思变获发展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