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信息化
巨头争抢车联网蛋糕 车载电子首现机会
来源:大智慧阿思达克通讯社 发布时间:2014-05-12 浏览数:

  腾讯控股日前推出首款车联网落地产品“路宝”,产品内容包括路宝APP、即插即用的路宝盒子(像个小U盘)、以及同中国人保、壳牌两家巨头共同成立的“i车生活平台”。至此,BAT三巨头中,腾讯、百度已明确进入车联网市场,而阿里巴巴收编高德也具备了进入车联网领域的基础资源。

 

  市场巨大,已吸引苹果、谷歌等IT巨头争相进入车联网领域,争夺新兴市场。但分析人士指出,互联网公司在车联网领域的布局仍然是以抢占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为目的,具体的效果还有待检验。而由于控制前装市场,汽车厂商仍是主导。本社梳理发现,最先显现市场机会的是在车载电子领域。

 

  据易观智库发布报告预测,到2015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2500万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车联网应用和服务渗透率接近10%的临界点,到2020年有望达到20%,而目前渗透率不足5%。

 

  车联网将引领汽车智能化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考虑到智能手机当前已经遇到了一定的发展瓶颈,未来由智能手机衍生出的移动互联网新平台将会是一大趋势,而车联网正是一个热门新兴产业。

 

  车联网,实质就是汽车智能化。类比更为熟悉的手机产品,即是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过渡。目前较为典型的车联网产业链分设备感知、网络传输、信息平台、上层应用四个层次构成,且每个层次对应不同的盈利模式。

 

  最底层的设备感知层面,构建的是车联网的视觉、听觉“器官”,从而实现对车辆自身状态和行驶动态信息采集与跟踪,相关厂商通过出售硬件终端设备获利。盛路通信、均胜电子、东软集团产品涵盖感知层面。

 

  网络传输层面则是构建车联网的神经系统,其将感知层获取的数据传输至上层大脑进行处理,包括同特斯拉合作的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卫星服务商承担了传输职能,通过流量收费方式获利。

 

  信息平台层则是车联网系统的大脑,将信息进行汇聚、处理。启明信息、四维图新、荣之联等相关公司构建Telmatics等信息平台,通过基础平台建设及后续维护获得盈利。

 

  上层应用领域即是直接面向客户的各种服务,以满足个人客户、企业客户对于导航、生活信息、娱乐咨询、安全保障等方面的需求为目的。航天科技、捷顺科技、科大讯飞等公司即提供直接面向客户的LBS、语音等应用。

 

  与此同时,还有观点认为,人与车、车与车建立联系后,车与城市间同样需要互联互通,因此易华录、银江股份等智能交通企业也被认为同车联网领域“间接”相关。

 

  互联网厂商觊觎,整车厂商淡定

 

  市场巨大,机会可观。BAT三巨头已在积极布局,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上,百度宣布与包括宝马、奔驰在内的六家车企达成合作,许多车型将接入百度LBS车联网API。腾讯接手四维图新股权,成为二股东,并推出了“路宝盒子”产品。而阿里巴巴也早早将导航地图厂商高德软件收编旗下。BAT三巨头动作频繁,对地图、车联网市场的觊觎“昭然若揭”。

 

  但目前,BAT仍是浅涉车联网。一位TMT分析师认为,现在国内互联网巨头还只是围绕车载导航、地图等方面布局。同时国内车联网市场渗透了低于5%,全球渗透率也未达到10%,但互联网巨头的战略布局,对推动车联网行业发展将有催化作用。

 

  易观智库分析师潘葳表示,互联网公司在车联网领域的布局仍然是以抢占移动互联网的入口为目的,具体的效果还有待检验。由于控制前装市场,汽车厂商仍是主导。各类企业推出的产品仅仅是一次探索性的试水,还不具备改变整个产业格局的力量。

 

  虽然互联网巨头急于推进,IT巨头苹果、Google争先恐后发布了车载的Android及iOS,但行业另一重要玩家整车厂商却颇为淡定。一位通信行业分析师就认为,互联网公司单方面推动是不够的,最主要需要整车厂商的推动,但由于涉及整车厂商利益链条的重新划分,整车厂商当下参与意愿并不强烈。

 

  但分析多认为,“车联网行业爆发真正的标志性节点是在整车厂商来牵头说做。”车联网完成“智能机代替功能机”的过程将仍需时日。

 

  车载电子领域机会最先显现

 

  分析人士认为,车联网产业链较长,其中细分领域车载电子已最先展示出市场机会。根据德勤测算,2016年全球汽车电子规模将达到2348亿美元,2012-2016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8%。

 

  由于汽车智能化、车联网等新兴技术形态影响,汽车电子产品成本占比逐步提升。有数据显示,目前普通车型汽车电子产品成本占比约为25%,未来将提升到50%以上。此外,由于元器件增多,汽车电子发展集成化、网路化趋势显着。

 

  汽车电子市场扩展不仅来源于整车市场,同时也来自于后装市场的扩展。国泰君安研报估算每台车的车辆信息采集与终端设备为1000元,则按照当下汽车保有量计算,车辆信息采集与终端设备的初期市场空间约为1000亿,每年新增150亿。同时,后续服务市场规模也在千亿元以上,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A股相关公司目前已经开始投入并受益车载电子领域机会。大唐电信、盛路通信近期通过入股、合资等方式进入车载电子领域,而东软集团、均胜电子已受益车载电子市场扩展。

 

  东软集团目前面向车载信息娱乐领域提供解决方案,连同合作伙伴公司累计开发产品300模型以上,目前年开发50模型以上。公司方面透露,已获得的电子车载系统订单500万套,总金额50亿元左右,会在未来5至7年逐渐释放,2014年起可陆续确认收入。有机构预测,2014年均胜电子旗下均胜普瑞车载电子领域销售收入有望超过3.5亿元。

分享到:
上一篇:互联网带来的产业经济 下一篇:南岸加速建国家车联网产业基地 年底入网车辆将达百万辆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