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诺基亚宣布启动价值1亿美元的车联网基金,并委托诺基亚成长基金专门管理。此次注资,将使NGP管理的基金总额达到7亿美元。由此,依托庞大的定位系统资源,诺基亚决心把自己从内容提供者变成平台提供者或者服务提供者。未来,诺基亚甚至很可能会在无人驾驶、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方面有所突破。
在此之前,苹果已经推出了自己的车载系统CarPlay。与之相似,黑莓、索尼、LG等等都各有所成。众多原本与汽车关联度不大的企业纷纷瞄准车联网市场,市场“钱”景才是第一因素。
当然,车联网的海洋里并不只有蔚蓝色彩。不管为道路交通安全也好、避免交通堵塞缓解交通压力也罢、又或者为了进一步降低汽车油耗等等,车联网技术革新将会给车企带来巨大的财富。因此早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主流车企们就已经开始在推进这方面的技术革新。如此,对新进入者来说,能与车企结盟,构建OAA开放汽车联盟、百度CarNet等开发平台是一件光荣而有意义的事情。即便不能达到独挡一面的高度,能够在车联网的蛋糕上切下小小一块也会带来丰厚收益。
“云”技术的时代标签
从目前来看,虽然像苹果CarPlay、谷歌Android系统等产品已经渗入了一些品牌的汽车智能系统,但是对大多数企业们来说,要想踏入车企的地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当某些企业主导并开发出自成一套的体系之后,如通用安吉星(OnStar)、丰田G-BOOK、荣威inkaNet、福特SYNC以及日产CarWings等等,外围企业是很难切进去的。
况且从成本来说汽车厂家们就已经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来做这方面的开发工作。拿通用汽车的安吉星来说,它在1995年就开始了第一代的智能化试水。而后不断更新设备与服务内容,历经七次更新换代之后,许多积累已经转化为企业秘密。对于稍后的进入者而言,先行者的成就往往是最好的参照。由此可以看到北京现代“Bluelink车载信息系统”起步虽不是最早,但起点很高。考量众家所长,汽车企业在车联网方面的竞争也变得日趋激烈。
不过再好的东西也会有不够用的时候。对车企而言,封闭的环境是否确保优势,甚至于在车联网的“云”技术方面拔得头筹呢?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车载导航。许多车载智能系统都已经提供手动或者语音呼叫来获取线路的方式。但这种方式的前提是你必须知道大概得有这么个地方。如果在不熟悉的城市你忽然想尝尝这里最正宗的美食,又或者要临时宴请你的重要客户,这就有点难为智能系统了。
对于已经搭载了“云”技术的北京现代“Bluelink车载信息系统”来说,上述的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你不仅可以很方便地查询到当地的美食、附近的餐厅,还可以通过网上的介绍和顾客评价来判断是否值得一去。想象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尤其对于时间宝贵的商务人士而言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除了为车主的生活娱乐提供便利,汽车智能系统还在车辆使用、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基础。仍以北京现代“Bluelink”为例,其既如其他智能系统那样具备远程开车门、远程解锁等功能,还配有Geofencing地理围栏技术,即当车辆在指定区域或路线外时,发送消息告知车主。这项设计贴心的功能可以避免吃饭等期间车子被盗的情况。即便小偷将车开走,车主也可以很便捷地通过“Bluelink”主动降低车速并提供相关信息,由此协助警方破案。
也就是说,“云”技术在相当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汽车现有智能系统的扩展和延伸,这意味着车企在这方面的控制力度会趋于弱化。
竞争还是合作?
新鲜血液的注入,会使一些企业原有的生态结构发生变化。
比如说在过去,丰田的车主直接拨打G-Book服务电话就可以向话务员询问包括天气、新闻、股票等一系列信息。假如封闭的环境被打开了,用户们也有了可以随意选择、购买自己喜欢的插件与服务的权利,还会有多少人愿意继续为此功能埋单?这样一来,对汽车企业而言就意味着原先的许多投入被快速折旧。从投资角度上看,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但是对一些相对开放的系统来说,如北京现代“Bluelink车载信息系统”,更多的合作对象会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根据北京现代的研究,国内消费者很少有用话务的方式去获取信息的习惯,因此他们一开始就没打算采取G-Book的方式来提供这类服务。也就相当于企业从源头上节约了成本,而用户也不必为不必要的功能埋单。从服务质量来看,任何方面的提升空间都是存在的,无论手机厂商还是互联网企业等等,都可以通过某些渠道将自身的优势去嵌入系统从而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产品在材质、技术、制作工艺等硬件方面差异的缩小,服务将成为决定品牌溢价的关键因素。北京现代的“云”服务系统—Bluelink车载信息系统,基于用户驾驶时所面临的综合服务需求,提出了整合式的解决方案,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让北京现代的服务系统“上云端”,客户感受“上云端”。
结合目前市场趋势,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回归理性的平稳增长,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汽车生产厂商,关注的诉求已不仅仅是汽车产品本身,还有更多汽车与人之间的服务与体验。北京现代推出“云”服务Bluelink车载信息系统,也将引发新一轮的汽车行业服务升级,并带动汽车服务进入“云”时代。
在车联网的世界里,封闭并不能确保优势。“舌尖上”的车联网“钱”景诱人,独一份儿的想法最好不要有。
后记:总的来说,车联网是机会也是挑战。虽然在现阶段对消费者而言车联网的概念还有些抽象化,但它的运用前景是可以想象的。无论是做手机的、搞IT的还是卖烧饼的,“云”技术的到来必将影响到每一个人,亦将再次考验汽车厂家们的欲望和策略。
当众多的车联网产品打上“云”技术的标签之后,汽车智能系统的新一轮洗牌就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