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及欧盟伽利略定位系统一起,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已认定的供应商。北斗系统是我国独立研制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高端导航科技。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组图的完成,北斗导航系统可以覆盖整个亚太地区,国内外对此纷纷关注。
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周一在中国哈尔滨的论坛上称,俄罗斯与中国在发展俄罗斯“格洛纳斯”和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的合作是俄中在该科技领域高质量新合作的开始。
据罗戈津介绍,“格洛纳斯”和“北斗”在自己的轨道运行中可以很好地互动,而且在合作的情况下,这个联合系统在北半球无人能敌。
罗戈津说,“当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很长远的未来”。
周一早些时候,罗戈津参加了“第一届俄罗斯-中国博览会”的开幕式,会展会在哈尔滨持续进行到7月4日。本次展会的主题是“新机遇、新平台”。
“俄罗斯-中国博览会”是展现俄中工业企业和机构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和生产技术研发能力、发展双方合作项目和建立新联系的大平台。
北斗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已完全覆盖亚太地区
2012年12月27日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组网已经完成,并实现了14星组网,全面完成亚太区域导航系统建设任务,投入正式运行。
面对长期占据垄断地位的强劲对手,“北斗”的应用前景备受国人关注。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张建恒显得信心十足。他曾对媒体表示:“预计‘十二五’期间,北斗导航卫星业务应用将有井喷式发展。”
一直以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国家重大攻坚基础设施,它是我们国家长期一个战略性的发展方向,北斗系统经历了十年的建设,于今年10月25日发射了最后一颗卫星。整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分三步走,第一步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已在2003年正式建成;由三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和地面系统组成,现在已经获得非常好的效益,第二步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组网,目前这一步已经完成。杨总师表示,目前,我国已发射16颗北斗导航卫星,其中14颗在轨提供服务,构造5GEO+5IGSO+4MEO的星座构型,整个系统运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