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信息化
嘉定车联网便捷模式正逐渐成为现实
来源:全国物流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4-08-19 浏览数: 标签: 嘉定车联网,便捷模式成现实

  近日,嘉定市民王寿挺亲身感受了车联网的独特魅力:他拿出手机打开车联网APP,能方便地知道公交嘉定9路还有两站到达嘉定中心医院站。他从医院走出来,步行至站台,刚好上车。不久的将来,他驾车出门,打开APP,就能知道哪里有空余的停车位,哪里路况拥堵……在嘉定,这些不再只是体验,正逐渐成为现实。

 

  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2014年被认为是车联网项目落地元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联合发布《2014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重点探讨车联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种种迹象表明,“车网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事实上,在嘉定,“车联网”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在2011年,上海车联网与车载信息产业基地就正式在安亭挂牌,致力于推动上海地区车联网与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拥有国际汽车城的产业基础和多年的车联网建设经验,嘉定在探索“车网融合”方面的优势可谓得天独厚:不仅触了电还触了网。

 

  “嘉定是新能源汽车的摇篮,尤其是在当前创新驱动发展、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将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嘉定的车联网建设也将围绕新能源汽车来建设。”上海国际汽车城新能源部副经理丁晓华介绍,除了包括交通情报板、智能停车诱导、智能公交等之外,“电动车租赁新模式”也将推广。

 

  “电动车租赁新模式”即“分时模式”或“共享”,是嘉定车联网触电又触网的典型代表,也引起了市民王寿挺的极大兴趣。通过工作人员的简单介绍之后,王寿挺拿出手机到APP市场下载一款名为evcard的APP,完成信息注册之后,他通过APP预定了从汽车博物馆到国际汽车城大厦的车辆。预定完,他拿到了一把万能钥匙感应卡,在汽车博物馆站点打开了一辆电动汽车的车门,到达汽车城大厦后完成还车,最后通过淘宝支付宝、信用卡、微信等方式完成付费,这就是整个租车流程。

 

  “整个租车流程完全通过网络,不限制时间,可视用户需求来决定。”国际汽车城新能源部经理刘文瑾介绍,租赁方式分为“企业长租服务”和“分时租赁共享服务”两种模式。前一种服务企业,后一种则针对普通市民,租赁的主力车型为荣威E50,将于今年10月正式推广,嘉定的首批网点包括安亭文体服务中心、上海国际汽车城大厦等在内的20个服务网点。

 

  “嘉定打造的车联网,更多涉及到大数据的概念,通过统计数据来分析得出需求的聚集地,从而作出更为合理的决定。”丁晓华拿着一叠资料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们统计的数据。比如,博乐广场附近人口密集,适合建立一个站点,地铁站附近也要建;欧尚超市停车位紧缺,需要实时更新APP数据。理科出身的丁晓华热衷于根据数据得出结论。“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合理的交通信息网络,最终便利老百姓的出行体验,这是我们车联网建设的归宿。”丁晓华对嘉定的车联网建设运用前景信心饱满。

分享到: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来临 杭州探索物联网技术如何融入“杭州制造” 下一篇:物联网并非无处不在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