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铜仁武陵山商城店主冉隆禄把今早接到的12份订单打包,耐心地等待着快递员上门取货。
中午是冉隆禄最忙的时候,为让客户包裹提前半天送达,凡客户早上在商城所下订单,均赶在快递公司中午整车发货之前发出,以此满足客户的需求。
冉隆禄经营的武陵山商城,是一家主打武陵山区农特产品的网店,因所售商品质优价廉,颇受淘友青睐。商城全由冉隆禄和妻子打理,既当老板又当客服,辛勤终有收获,去年商城就有了2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
在铜仁,像冉隆禄一样的创业者为数不少。石巧姐、张未林等一批铜仁电商“新秀”脱颖而出、崭露头角。
两年前,铜仁网店屈指可数,而如今,市委、市政府把电子商务作为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催生了一批电子商务企业,黔东大地上电子商务正强势起飞。据统计,全市企业及个人网店达226家,服务电商的从业人员3000多人。
搭建平台开辟网销新渠道
眼下,铜仁市电子商务孵化示范中心已投入使用,多批次的电商人才培训和企业培育还在继续,手把手指导电商创业就业的贵州创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吸引着更多人加入电子商务的行列中来。
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电子商务作为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剑指铜仁大数据中心,加速推进“云上铜仁”后发赶超步伐。
为加速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铜仁市大力借用“外脑”,先后引进阿里巴巴集团、微软等世界级互联网巨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贵州大学等科研院所达成科研、人才培训等框架协议,加速推进电子商务大平台、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前,铜仁高新区电子商务基地已投入使用,依托阿里巴巴、淘宝网等平台,铜仁的土特产品更多地销往国内外。
培育大产业加速协同融合
在武陵山商城办公室电脑上,淘宝旺旺闪烁不停,当当地呼叫着,询问“宝贝”的,或打听快递物流的“亲”们聊得不亦乐乎,就在你来我往的聊天中,一袋袋铜仁农特产品就这样销售出去了。而这样的场景市民早已习以为常,就连大伯大妈也开始学着上本土的商城“淘宝”,在城区,只要轻轻动下鼠标,华联网上超市派送包裹就会送到家门口。
随着铜仁市“四化同步、一业振兴”战略布局,各项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融合被提上日程。电子商务大平台的出现,为铜仁市找到了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新出路,各项产业纷纷“触网”,相互寻找融合发展关节点,使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和开发。去年以来,旅游上网在全国推介,旅游业风生水起;农特产品、工艺品等借道阿里巴巴及其淘宝网远销全球,农民直接对话市场,农产品难销正在远去。
嫁接电子商务,成功连接了工业园区、广大农村农民和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等为一体,相互联动发展,让“铜仁制造”从深山走向前台,进一步加速推进中西部电子商务示范市的迈进。
铜仁电商初具发展雏形
细数“铜仁制造”,拿得出手、叫得响的可谓不多,唯有旅游资源和农特产品,珍珠花生、绿壳鸡蛋、德江天麻、松桃百合、梵净山翠峰等,看似传统产业产品,却是网络热销主打产品,成交和点击量堪称海量,为铜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资源要素支持,也为决策者发展“民生电商”找到了切入点,寄希望借助电子商务的快速通道,为贫困山区群众开辟一条增收渠道,从某种角度来讲,铜仁的电子商务发展,已然超出了一个产业的发展界限,更多地打上了产业协同融合、民生扶贫的聚焦点。
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远见卓识和强力推进下,电子商务园区的建设、电商人才的培养、综合性电商服务体系的完善,未来,铜仁实现生产和流通的多产业协同融合将释放出强大的聚变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