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信息化
促进内蒙古工业和信息化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发布时间:2015-02-04 浏览数: 标签: 内蒙古 四川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2015年,全区经信系统将全面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依法行政、“两化融合”为抓手,稳运行、抓项目、调结构、促转型、提质增效。围绕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三次全委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做好以下6方面工作。

 

  (一)努力保持工业稳定增长

 

  一是完善电力扶持政策,扩大多边交易,积极推动输配电价改革,争取2015年电力多边交易和大用户直接交易电量达到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二是完善煤炭控产保价综合措施。要把控制煤炭总量与煤炭资源配置、治理违规煤矿、煤炭资源配置清理、建立煤电煤化长协、铁路货运改革、建立煤炭现代物流、发展混合所有制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动煤电化纵向重组。要继续坚持晋陕蒙、自治区东部地区煤炭外销协调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和区域协商组织的作用。疏堵结合化解违规煤矿审批障碍。争取煤价涨到国家调控的目标—秦皇岛港口煤价555元/吨。三是巩固清费成果,全面推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并开展专项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四是建立促销、融资有效途径的长效机制,对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解决经营难题,扶持优势企业增强竞争力。五是推动2014年新竣工的380个亿元以上项目尽快达产达效。静态测算这些项目满负荷生产创造产值1950亿元,要全面掌握新增项目情况,帮助尽快稳产稳销。

 

  (二)突出重点,狠抓项目建设,积极培育工业新增长点

 

  一是坚决贯彻国家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继续执行今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建立的重点项目联系制、责任制、调度制等有效办法,重点解决国家给路条的40个重大项目核准开工问题。二是建立统一集中、纵横联通的项目调度制度,为完成今年工业投资创造条件。抓好2015年100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争取2015年新投产400个项目。三是力争从围绕四大基地、新兴产业、产业延伸,充实新建、技改、承接产业转移等项目的项目库里选择专项资金的扶持对象。四是研究工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建设的投资机制、政策措施、评价办法。五是创新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方法,探索省际合作园区建设管理、引进项目的有效机制,强化专业化、链条化、集群化定向招商机制,争取承接200万吨电解铝、500万吨有色、化工下游产业能力。六是通过推进煤化工通用设备、电力配套设备、核电燃料元器件制造等重点项目,拓展军民深度融合。

 

  (三)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一是全面开展重点行业项目准入、节能、两化融合、生态煤矿、煤矿安全生产对标达标专项行动。继续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加大淘汰落后力度。二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加快推动地方煤炭企业和五大发电公司深度合作、战略重组,支持煤电联合发展。继续扩大煤电冶、煤电化、煤电硅等特色产业链规模,形成产业链竞争新优势。提高电石、甲醇、电解铝、多晶硅、焦炭等加工度、附加值,争取就地加工转化率提高10%左右。三是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争取工信部与我区合作共同研究制定煤化工、粉煤灰提取氧化铝行业标准、产业延伸专项规划。作为国家战略建立产业延伸专项政策,加快形成产业链、产业群。研究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化、培育壮大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和配套措施。

 

  (四)完善“四大”工作体系,加快发展中小微企业

 

  一是完善区直部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研究对盟市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考核机制。二是继续加大对国务院、自治区支持中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放宽审批准入等政策落实督查力度,使政策到位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实施中小微企业“小升规”培育工程。三是完成全区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立信息、人才、创业、融资、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市场开拓、政策法规八大服务体系。四是进一步加快“助保贷”、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争取自治区财政在转移支付科目中安排3亿元以上中小微企业“助保贷”专项资金,支持30个旗县建立“助保贷”风险补偿资金池。拓展市场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增加市场直接融资规模。五是围绕产业延伸、产业转移、新兴产业,研究中小微企业集群规划,加快培育中小微企业创业园区形成。

 

  (五)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加快推进两化融合贯标行动,扩大质量追溯体系范围。启动项目建设全过程在线监测,并研究用电需求侧管理、环保在线监测与节能在线监测互相融合途径,为工业决策提供依据。推进宽带内蒙古建设,加快包头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构建大宗产品、农畜产品交易中心,扩展云计算上下游产业,扩大信息消费。完善电子政务云中心体系。坚持集约集成原则,加快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启动通辽农牧业云试点工作。做好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

 

  (六)深化改革创新,加强行业管理和规划指导

 

  一是要认真落实工信部2015年转型升级“6+1”专项行动。即工业强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业绿色发展、宽带中国2015、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和改进作风年活动。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行流程公示制度。三是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研究整合工业专项资金改为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创业板、中小企业板进行股权融资。四是抓好我区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好与国家总体规划的衔接。做好“十二五”规划总结。

分享到:
上一篇:物流产业将进入提升期 新常态成主调 下一篇:信息化将成为农业现代化利器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