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信息化
探讨:车联网目前发展到底处于什么阶段
来源:国物流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03-06 浏览数: 标签: 车联网 四川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前两年平板电脑“快速崛起”的大旗,以物联网需求为基础的智能硬件成为了当前最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大量厂商与纷繁的产品种类,则映射出庞接过大的市场需求。一切看似繁荣、美好,这个市场还有什么值得业内人士警惕的问题吗?对此,两位来自Gartner的分析师日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可穿戴设备市场面临的问题

 

  来自Gartner的半导体与电子首席分析师邓雅君女士认为,目前正火的可穿戴设备面临着两个重大的问题,即:还没走过一个完整的周期,所以市场预估可能过份乐观;以及,目前的市场规模依赖于数量,以后需要走高附加值路线。

 

  没有足够一个完整周期的问题比较好理解,之前平板电脑崛起时有很多分析和预测就高估了产品转手及落后地区等因素对产品硬件性能需求的迫切性,结果实事是平板电脑在流通中的产品迭代速度远比想象的慢,最终形成了市场需求昙花一现的虚假繁荣。

 

  相比前一个问题,高附加值的问题可能没有那么容易理解。对此邓雅君表示:“数量就等于市场规模,只想依靠硬件来做出市场规模是很难的。所以我们要从局限的硬件思维当中跳出来,产品不能只是价格低,而是应该具有高价值。因此,价值才是我们一直要追求的东西。”“在2017年以前,我们认为有50%以上物联网产品都是三年以下的创新公司他们所想出来的新产品。”简单的说,邓雅君在这里表达的高附加值,来自基础硬件在物联网环境下的价值挖掘。

 

  无论是手环、手表、眼镜还是其它形态,现在的可穿戴设备本质上实现的都是一件事,即使用数据量化使用者本身。而相比用于量化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智能硬件产品,对于如何在数据采集之后对这部分数据进行更有效的利用则显得非常落后。这种存在断层感的服务会破坏用户现阶段的使用体验,更是造成用户佩戴一段时间后就放弃的主要因素。想要避免在平板电脑市场中出现的硬件需求大幅下降的问题,首先需要解决数据的利用率问题。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使用者人群扩大,具有感应器的设备将更多的出现在社会上的各个角落,基于这样的条件,未来很容易在小孩、老人、医疗、运输等细分市场中创造出对此具有依懒性的新价值。

 

  BAT的服务经济人模式

 

  作为国内互联网领域中的领头企业,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家公司均凭借自己擅长的业务积累了大量用户。对此,Gartner消费电子技术与市场首席分析师张菊女士认为,“他们把用户都聚集起来的能力远远超过谷歌等,事实上他们不用做很多场景,因而最后变成一个中间商,也可以理解为服务经济人。”

 

  支持这一说法的论点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向。首先,他们已经拥有了丰富的用户信息;其次,数据安全问题导致用户越来越不愿把自己的信息透露给小公司。最后,由BAT分别主导的生态圈在目前的竞争中占尽优势。

 

  除了BAT之外,目前也有不少硬件厂商在努力承担这个角色,包括了联想、三星、小米等。以设备作为入口形成的生态圈与前者相比主要差距是在数据转向云端的后台业务能力上,而来自云端的支持对未来的物联网架构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核心部分,与之对比BAT还是占有一定优势。

 

  中国的未来五到十年是一个各个行业内有很多新兴的品牌,BAT作为新兴的服务提供商,将会对现有的整个产品结构品牌和市场结构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和影响。

 

  车联网没有你想的那么近

 

  作为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车联网虽然距离落地还有一段距离,但仍难以抵挡人们的热情。那么,车联网目前的发展到底处于什么阶段,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又有多远呢?对此,邓雅君表示根据车联网的基本概念来看,其发展过程需要经过V2V(车与车)的初级阶段后才能达到相对理想的车与交通阶段。以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即便是在市场相对领先的美国本土中,也至少还需要三年的时间用来进行基础建设,即相对成型需要在大概2018年以后。

分享到:
上一篇:MWC2015:物联网热度延续 下一篇:联发科下军令状,物联网市场只许成功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