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zon无人机送货和机器人仓库的探索、阿里巴巴通过菜鸟布局智能仓库和物流,均表明电商巨头正在物流智能化上加大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的技术契机让物流智能化迎来最好的时间窗口。
菜鸟自动化仓库
物流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 菜鸟如何顺势而为?
日前,菜鸟联盟首个自动化仓库在广州增城正式开仓。这个仓库位于菜鸟增城物流园区,专门为天猫超市提供仓储和分拣服务,与别的仓库最大不同是自动化程度高,从收到订单到包裹出库,除了条码复核等环节均实现了自动化。
用户在天猫超市下单之后,仓库会收到订单并生成唯一条码,纸箱被机器贴上条码之后,将会被传送带运送到不同商品品类的货架,货架电子屏会显示需要装入的商品和数量,分拣员据此将商品放入纸箱,纸箱接着再进入下一站。所有商品装好之后纸箱到达“收银台”人工复核和封装出库,再由物流服务运送给消费者。
通过自动化技术,从收到订单到包裹出库,平均只要10分钟,时间远远短于传统仓库。
1.自动识别包裹实现货找人
传送带上每个一段距离就有传感器,其可识别纸箱上的条形码,再决定纸箱下一步去哪,支持路线合并和分流,一个订单对应的包裹会被传送到不同货架装入商品,传统仓库则需要分拣员拿着纸箱去不同货架前找商品。自动化方案大幅降低了分拣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包裹生产的时效性(10分钟出库)和准确率(100%),时效性是菜鸟网络当日达次日达服务的基础,准确率意味着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更低的纠错成本。
2.自动封箱机等自动机器人
菜鸟自动化仓库通过自动封箱机实现了纸箱打开、贴码、封装等步骤的自动化,节省了大量人力,缩短了商品打包时间。
3.大数据智能选择适合的纸箱
一个订单对应的商品数量和种类不同,意味着它需要不同大小的纸箱,一般仓库是由人根据经验来选择,效率低且很可能会浪费大纸箱。菜鸟仓库在不同商品入库之前就知道其尺寸和特性,基于此自动为一个订单分配最适合的纸箱,节省包装成本、更环保。
4.大数据智能调度商品存储
结合大数据,菜鸟自动化仓库可预测哪些商品即将畅销和不再畅销,进而对其存放的仓库和货架进行智能调度,最大化减少商品物流节点、缩短商品传送路径,提升仓储和物流效率。
无人化将是物流业的终极未来
不难发现,菜鸟自动化仓库的亮点分别对应到当前最流行的一些技术:传送带自动识别包裹路径是物联网技术,自动封箱机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选择纸箱和调度商品则是大数据技术。这正好代表了未来仓储以及物流的三大关键技术:物联网、机器人和大数据。
物联网让每个包裹乃至其中的商品拥有自己的ID,且可被互联网实时识别,基于此可实现存储、打包和物流三大环节的智能化。菜鸟智能化识别包裹现在基于条形码大量传感器的方案,随着材料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未来还会有廉价的标记物出现、包装盒将自带ID,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则有望降低成本。
机器人可实现包裹传送、商品分拣、商品包装等过程的自动化,还有仓库商品搬运、上架等过程的自动化。贝佐斯在2012年耗资7.75亿美元收购机器人Kiva并将之应用于仓库,现在已有3000个机器人在亚马逊仓库中作业,帮助其运营费用下降20%。菜鸟广州仓库只有包装等环节实现了机器人化,但菜鸟天津武清仓已在使用自主研发的仓内分拣机器人(托举机器人),不过机器人与云端智能调度算法、自动化设备磨合还需要时间,未来更多环节将使用机器人。
大数据在物流中的应用最容易理解。马云在创建菜鸟联盟时提出未来要让全球每一个角落能够实现72小时必达,要实现这一点就离不开大数据。通过大数据可智能分仓,先将商品放到距离消费者最近的仓库中,之后再将大数据应用在仓库、物流、配送诸多环节,用大数据调度社会化物流,这样就能大幅缩短商品在途中的时间,以及各种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