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现代化 >  标准化
推进标准化 兴起中国云
来源:电子信息产业网 发布时间:2013-12-17 浏览数: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和计算模式,围绕着它所展开的产业链正逐渐成型。在推动云计算技术产业及应用的发展过程中,云计算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近日,第三届中国云计算标准化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云计算标准工作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合主办,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国标委、高校、学术科研机构以及行业企业的近200位领导、专家和业内代表围绕云计算、大数据、云服务、云安全等领域的标准与应用进行了开放式的研讨。大家纷纷表示,要切实推动云计算标准工作的应用,大力推进云计算以新型技术热点和应用的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中国的云计算标准化工作的协调发展。

 

  中国云:

 

  发展云计算、构建现代服务业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代表,云计算正深刻改变着产业发展的格局,为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通过虚拟化方式共享信息资源的新型计算模式,云计算为数据计算、存储和管理提供了虚拟资源空间和超强的计算能力,可让用户低成本、高效率、灵活地分享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更好地获取和使用知识,减少数字鸿沟,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

 

  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肖华司长表示,伴随着云计算产业的发展,云计算将为信息产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催生大量的市场发展新机遇。用户对信息产品服务的需求将发生深刻的变化,整个产业链,包括服务器、技术网络、系统软件、应用服务、终端等各个环节的技术产品发展方向将发生重大的调整。

 

  据了解,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云计算作为信息通信的一个战略重点,我国从2010年开始就把云计算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发展重点。国内很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无锡等都在纷纷制定云计算产业的发展战略,并且开始部署云计算的应用。据IDC统计,目前我国大部分云计算应用正以40%的年增长率增长,到2014年规模将达到10亿美元以上。

 

  中科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怀进鹏校长认为,全球的计算模式有可能重新形成,并且会以多种模式混合的形式出现。当前,如何构建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将是云计算发展的关键。通过数据能力的提升,云计算将能实现资源的调度和分配,打造支持海量数据的企业级平台。在怀进鹏看来,拥有海量、真实、能持续处理的大数据,将是未来信息产业最重要的一点。

 

  标准化:

 

  国内积极推进、国际协同开展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赵波院长介绍说,云计算及其相关技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西方发达国家都已开展了相应研究和应用推广,Google、IBM、微软等知名IT跨国公司也开始试水相应的云产品和服务。在国内,云计算也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各地方政府已积极开展云计算平台、计算中心等建设工作。

 

  随着云计算产品和服务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云计算标准工作的需求也变得日益迫切。为推动我国云计算产业及应用的发展,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二部戴红主任表示,国家标准委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全力支持。在宏观规划层面,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联合印发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标准化指导意见,对云计算进行重点支持,并提出云计算标准体系框架,明确下一步重点任务。近期标准委又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高新技术服务标准制、修订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首席运营官申元庆说,如果缺乏标准化,一个放入大量数据,包含很多开发和服务的云平台很可能形成一个云的孤岛。据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积正极开展云计算的标准化工作。我国相关的标准化组织在稳步推进国内云计算标准研究制定的基础上,协同开展国际标准化研究工作,并积极占领云计算国际标准化的制高点。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云计算标准工作组代表我国参加了ISO、ITUT联合工作组云计算标准的研究工作,积极参与云计算词汇与概述、云计算参考架构和SLA三项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高林副院长介绍,全国信标委和全国信安标委组织正在开展云计算标准化工作。在云计算标准体系规划方面,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标准体系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标准,主要统一概念、术语,指导其他标准的制定;云建设标准,主要涉及了云计算中用户最关心的资源按需供应、数据和供应商锁定等方面;云服务标准,主要面向云服务的设计、部署、交互、运营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需求开展工作;云安全,主要规范云服务提供商应该提供的一些基本安全要求,以及具体的安全技术和产品、管理等等方面;应用标准,比如说在电子政务、信息消费等方面,结合具体领域制定了一些云计算的标准。

 

  云安全:

 

  风险不可避免、营造安全环境

 

  过去人们习惯将数据储存在硬盘中,或者集中在一个地方。而应用云计算技术之后,数据在虚拟化后被打散了,分布在不同的存储位置当中,一些敏感信息和不敏感信息混在一个存储介质当中,界限也模糊了,不可避免地形成虚拟化存储的安全风险。

 

  对于云环境下的数据安全风险,中电长城网际公司首席咨询顾问闵京华认为主要是外部攻击窃取数据、租户之间的恶意攻击和特权用户的非法访问。在业务层面,云服务的安全风险主要有这六个方面:第一,云服务客户失去对数据和业务系统的直接控制;第二,云服务客户与云服务提供商的责任难以界定;第三,云服务客户数据可存放在不同司法管家区域,比如如果政府的敏感信息,云服务提供商把他存在国外的存储介质当中,有可能按照国外的法律就有权看你的数据,法律管辖区变了;第四,云服务客户容易对云服务提供商产生过度依赖;第五,云服务提供商管理人员可能有特权滥用的机会;第六,云服务提供商管理过程不透明,导致难以控制。

 

  在技术方面,云计算的安全风险仍不可小觑。但微软亚太研发集团的首席运营官申元庆对此持积极态度:“微软网站受到黑客攻击的次数在全世界排名是数一数二的,现在微软正尝试把内部的很多东西搬到微软公有云里。所以在不久的将来,微软内部的研发人员写代码甚至都会写在云里,这代表着我们相信云的安全和数据参考。”

 

  为解决云计算面临的关键问题,协助营造安全的云环境,探索标准应用推广的有效模式和机制,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正在积极推进云计算标准符合性测评工作。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软件工程与评测中心周平副主任介绍说:“目前,云计算标准符合性测评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测试用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发;第二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测试用例及评价指标体系的验证,通过在部分单位进行预评测,验证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三阶段为在完成标准验证测评后,面向行业用户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第三方评价服务。”

分享到:
上一篇: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13年年会举行 下一篇:中国成为品牌评价国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国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