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子商务之都的杭州,在今年举行的全国两会上,杭州市市长张鸿铭建议,把中国杭州打造成网上自贸区,希望各部委能支持杭州先行先试。
话音刚落,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迈出第一步,依托区内的特殊监管区域—杭州出口加工区这一政策平台,先行先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验区”,作为线下版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正式启动,这也是杭州市唯一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业务试点。
先体验再购买价格更便宜
跨境购物将不再“盲人摸象”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与外对贸易有什么区别?
开发区跨贸办负责人介绍,与“海淘”相比,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业务通过集中采购备货模式,大大降低了商品的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
“在价格上,因为减少了商品进口流通环节,商品价格将大大降低。”他表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试点可通过B2C的销售模式直接面对消费者,简化中间流通环节,让消费者无缝对接海外卖家。
从配送链条上看,相比传统“海淘”国际货运风险高、时间长的问题,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消费者在下单后,因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货品早已备货在园区,与国内网购同样快捷。”
同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商品在进口报关、检验检疫、网上销售环节上,经过全程的阳光监管通道,商品品质得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保护。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货物都是依法入境销售,产品可以溯源,品质有所保证。”这种模式避免了传统“海淘”市场不正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产品追溯难所带来的问题。
“如果需要退换货,所需时间基本等同于国内电商平台退换货时间。”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海外物品不会再有退换货麻烦的顾虑。
为了方便消费者挑选到中意的产品,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试点还将通过展示区、O2O实体店模式,让消费者进行零距离体验。这些,都是传统进口贸易和“海淘”所无法实现的。
目前,开发区已引进天猫国际、银泰网、杰莱雅、中外运等22家龙头企业、优质企业,正打造全国一流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的出现也意味着,以往通过网络境外购买海外优质的服装、箱包、母婴用品、食品、日用品等产品的“海淘”方式将面临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冲击。
对众多中小外贸企业而言,带来的是加快从传统的“线下外贸”到“在线外贸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变革。
而对消费者来说,通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在消费体验、购买价格、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及品质保障方面无疑将享受到更多的实惠。
经济实力雄厚政策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备
开发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厚积薄发
作为“网上自贸区”的线下版,为什么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试点会“花落”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呢?
数据显示,2013年度,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销售产值超过150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110亿元。40多个国家的800余家内外资企业以及全球500强企业中的65家外资项目在此落户,累计利用外资超过55亿美元。而开发区内的杭州出口加工区是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第一批出口加工区,具备“境内关外”的政策优势,为承载杭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试点奠定了基础。
同时,开发区的产业基础也非常扎实。以电子商务产业为例,自从2006年开始起步,目前已经设立6个专业电子商务园及10个涉及电子商务的产业园区,139家电子商务企业在区内落户。
同时,开发区跨境贸易产业的发展空间也是十分广阔。目前,杭州出口加工区现场不仅有海关、国检等口岸管理部门入驻,另设有1家银行、11家报关行、5家货运代理公司以及邮政等多家公共服务机构。
为了快速有序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试点,出口加工区迅速启用了2.1万平方米监管场地,配备了全套查验设施,开发信息服务系统,并整合区内10万平方米物业,用于电商仓储、展示区域,为试点运作创造了条件。
更为重要的是,出口加工区有着丰富的通关运作经验。比如,海关依托“杭州海关大通关平台”,与杭州机场、乍浦港开展了直通式验放工作,缩短了运输时间,节约了企业成本。此外,海关和电商企业间完成了监管系统的对接,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的全程有效监管。
在整个跨境交易中,有一条“链子”也是至关重要,那就是物流业。开发区作为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区,汇集了百世物流、浙江八方、德邦货代、浙江韵达速递等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区现有物流企业160余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45家,总仓储面积约180万平方米,车辆约2800余辆。
就连马云也将目光投向了开发区,“阿里系”的菜鸟网络杭州项目已确定落户开发区,将作为菜鸟网络全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络的七大核心结点之一,实现货物24小时内送达国内任何地方的高效物流模式。菜鸟落户后迅速扩张,目前杭州传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已经设立,注册资本2亿元已经到位,总投资15亿元,这也将为开发区发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提供有利支撑。
此外,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开发区拥有浙江省规模最大的高教园区,共有14所高等院校,20万大学生。每个大学都各具特色,为开发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研和人才支撑。
探索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
其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是杭州全面实行“杭改十条”,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争创网上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培育新兴互联网业态集聚区的重要抓手。
然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业务处于试点阶段,并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学习和效仿。如何让试点能获得成功呢?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开发区海关、检验检疫部门按照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保税进口试点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快速通关、便捷服务、有效监管”等管理服务新举措,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开放兼容、功能完备、智能运营、规范健康”的公共服务平台,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比如,开发区针对区内外企和大型企业,开展特色监管措施,结合企业特点和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监管措施,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企业降低物流费用。
围绕打造高标准监管场所设施的要求,开发区前期已投入巨资用于软硬件建设,尤其是快速高效的完成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发和运营,实现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无纸化通关”,首批试点企业通过开放兼容的接口与管理系统无缝连接,满足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处于国内领先。接下来将按业务开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相应模块功能,全面保障规模化运作。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确保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口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市、区两级海关为入驻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通关服务,企业可以在区内办理进出口通关手续,享受“一站式”的物流通关服务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通过政府多部门的运作,为境内居民打造了一条‘阳光’购买海外商品的通道,现在消费者可以通过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平台以个人名义直接购买海外商品,并通过委托向海关完成申报手续。”
他同时指出,进口试点的网购商品以“个人自用、合理数量”为原则,参照《海关总署公告2010年43号(关于调整进出境个人邮递物品管理措施有关事宜)》要求执行。
检验检疫开发区办事处相关办负责人介绍说,为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发展,检验检疫部门创新举措,将监管节点前移,对电商企业事前备案。“我们还将创新实施‘提前申报备案,入区集中检疫,出区分批核销,质量追溯模式’的监管机制。”该负责人说,经过备案的电商企业进口商品,只要申报一次,在入区时就可以同时完成检疫和检验。
下一步,为加快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开发区将进一步完善运作方式,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服务企业举措,吸引更多优质的跨境电商企业入驻,促进产业集聚。
同时,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也将探讨制订更加详细具体的服务举措,比如海关系统与电商对接,建立电商企业诚信系统等。
杭州出口加工区负责人还透露出一个好消息,加工区正在积极申请升级为综合保税区,获批后,将被赋予更为完备的功能、更为优越的政策条件,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业务试点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