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李学工
一、商贸物流概述
商贸物流是指涉及所有商品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物流活动,诸如批发、零售商业、酒店餐饮、会议展览、其他综合服务及对外贸易等领域的物流活动过程,它既包括为生产性组织提供的物流服务行为,也涵盖为生活性消费所提供物流服务行为的总称。
(一)主要行业的产品物流分类
(二)商贸物流的范围
批发商业;批发市场;零售商业;国际贸易业;电子商务业(电商)、各类服务产业(酒店餐饮、会议展览)等。
(三)商贸物流业务涉及的领域
批发商网络销售配送;批发市场销售物流配送;连锁零售商物流配送;城乡共同配送物流系统、B2B电商物流系统;B2C电商速递系统(也包括C2B );市域(城市)商贸物流配送系统;跨境国际贸易商贸物流系统。
(四)商贸物流在社会大物流系统中的位置
(五)商贸物流业务流程图
二、我国商贸物流标准化发展背景
2014年5月,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工作对推动商贸物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国家标准委与商务部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意见》。主要根据《标准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以及《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时期流通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等要求,就加快推进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包括5个方面及16条发展意见,具体如下:
(一)完善商贸物流标准体系
健全标准体系框架。逐步形成国家、行业、地方、社会团体和企业标准间层次分明的强制性标准;加强标准的衔接配套。支持地方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鼓励积极申报国际标准;提高标准科学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对重要标准关键技术内容开展科学性研究,及时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二)加快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
大力强化基础类、服务类标准制定。推进术语、分类、信息编码等基础类标准的修订;重点抓好托盘等物流装备标准制定。以托盘、周转箱、标准箱等为突破口,抓好商贸物流装备单元化标准制修订;积极推动新兴领域标准制定。要加快制定适应电子商务、网络零售、城市共同配送等流通现代化发展,符合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和节能环保要求的商贸物流标准。
(三)加强商贸物流标准实施和推广
充分发挥企业在标准实施中的重要作用;调动行业协会等组织在标准化工作中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积极性;鼓励职业技术院校开展物流标准化相关培训和学习实践;建立标准实施评估和促进机制。
(四)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
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试点工作;培育商贸物流标准化服务和管理品牌;重点推动托盘标准化试点工作。通过托盘标准化试点建设,以点带面促进相关配套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改造,逐步提高全社会标准托盘普及率。(五)完善保障措施
加强指导和组织协调;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强化标准化基础科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我国当前商贸物流发展基本状况
(一)我国商贸物流发展的成绩及态势
商贸物流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商贸物流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商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商贸物流中心规划建设进入快车道;物流企业“走出去”取得新进展;加强对外资并购审核,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二)我国商贸物流标准化发展的现状
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货物的仓储、装卸和运输缺乏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信息标准化落后;国家及国际化标准的比例低;物流标准化人才较为匮乏;物流体制的障碍和标准化意识的淡薄。
四、加快完善商贸物流标准化体系的对策与方向
(一)加快完善商贸物流标准化的对策
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标准化问题;加大城市物流配送示范与标准的财政补贴力度;商贸物流标准必须与信息化结合;强化建立商贸物流中不同运输方式衔接与转换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对外经济与贸易合作中跨境贸易物流的对接标准建设;建立商贸物流标准的监督机制和监管机制;建立由企业、行业、地方、国家及国际多层级、多层次的商贸物流标准化体系;建立以大数据链为基础的商贸物流信息标准化平台与统一认证标准;规范与强化商贸物流标准化人才的培养。
(二)完善商贸物流标准化的重点方向
加强批发商销售网络物流配送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与完善专业与综合批发市场的商贸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调整与完善适应连锁零售商业国际化的商贸物流标准化体系;优化与升级城市共同化物流配送系统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与完善电子商务平台(B2B、B2C、O2O等电商交易模式)的商贸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适应城镇化进程的城乡一体化商贸物流的标准化体系;为适应中国高铁运输、甩挂运输、陆海联运等先进方式,而建立的跨国商贸物流及配送的标准化体系;加快基于电商平台全球供应链特征的速递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与健全生产与生活服务产业所需的商贸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适应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的国际商贸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