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公路
葫芦岛市加速向通道经济转身
来源:葫芦岛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1-11-26 浏览数:

葫芦岛市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努力把葫芦岛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生态宜居滨城和重要的港口城市。市委四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也明确提出,到“十二五”末期,葫芦岛在全省的位次要“保八争七”。葫芦岛市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有力保证。

  作为环渤海经济圈最年轻的城市,葫芦岛市地处东北和华北两大经济区“节点”,高速公路、铁路、海运、航空齐备,辐射整个北方地区。长期以来,便捷的交通优势在助力经济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践表明,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大多与其具备的发达的交通条件有关。一座城市如果拥有难得的海、陆、空资源,就能大幅度促进当地货物贸易和人口流量,进而导致信息和金融流量的显著增加,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十二五”期间,如何依托和用好交通枢纽,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是构建沿海经济强市的一个重大课题。

  特殊的交通优势为通道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交通是经济的动脉,是城市功能进一步放大的基础。当前,依托交通优势发展通道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中发展快、活力强的增长模式。在新条件下,通道经济开始向贸易、经济、信息、旅游、科技、文化、生态等多功能发展,成为以市场为导向,以贸易为先导,以合作为基础的一种外向型、开放型经济模式。

  所谓通道经济,就是以地理环境联结为前提,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纽带,以经济合作为依托,在省际、城乡、各产业之间建立紧密的经济联系,形成一个主干线贯通、支线畅通,横向到边、纵向不断延伸的新经济网络。它有利于发挥点轴系统的集聚、扩散功能,增强区域比较优势,刺激贸易增长,形成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的互动关系。

  葫芦岛市作为“关外第一市”,有着十分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发展通道经济的条件已经成熟。

  公路交通:京沈高速公路、滨海公路、102线国道、306线国道形成了陆上运输的主框架,占据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中心之利。到“十一五”末期,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6530公里,客运线路377条,年客运量5000万人次、货运量6368万吨。铁路交通:京哈铁路、秦沈客运专线贯穿全境,使葫芦岛市与沈阳、北京构成了一条平行的中轴线。由葫芦岛市乘火车到北京3小时20分钟,到沈阳1小时30分钟,旅游贸易往来十分方便。

  海运交通:葫芦岛港背靠京哈铁路和公路,是著名的不淤不冻良港,目前已全面对外开放,享受国家沿海开放城市优惠政策。未来5年,全市将投资125亿元进行港口建设,规划新建31个泊位,新增年吞吐量1.1亿吨。到“十二五”末期,港口吞吐量达到1.3亿吨。

  空运交通:葫芦岛市距在建的锦州湾国际机场18公里,距山海关机场50公里。近年来,市政府和驻葫部队在全力争取市军用机场的搬迁和改建工作。

  这些交通优势在地级市中很是少见。只有将其充分利用好,才能在构建大交通战略中,逐步形成“点”、“轴”、“片”有机结合的通道经济发展格局,给葫芦岛市带来丰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意识流,加快实现保八争七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空前的机遇。

  发展通道经济将为实现保八争七注入新活力

  不可否认,葫芦岛市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尚不健全,主要体现在航空和水路运输还处于起步阶段,公路、铁路外部枢纽的联结度和利用率还不高,交通区位优势尚未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有时甚至成了“过路经济”。对此,应该通过科学调整交通发展规划,推进基础设施总量的规模增长,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结构布局,全力激活通道经济,为保八争七目标的实现注入新的活力。

  依托交通优势,发展通道经济,应用超前思维谋划通道周围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让通道建设能真正促进经济发展。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通道和经济二者缺一不可。因为通道建好了之后,有运能并不一定代表有运量,有码头不等于就有船。要让葫芦岛市现有的交通资源“活”起来,应该在各通道沿线合理规划园区,培育优势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让通道变成没有需求的过道。

  通道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交通运输把区域与海外、内陆腹地相连,拓展了经济发展的空间;通过开放,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体制创新,聚物流、聚信息、聚人才、聚资金、聚技术、聚财富。

  通道经济是一种流通经济。便捷、畅通的通道是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企业流吞吐的主渠道。通过提高区域的流通力,以求人便其行、货畅其流、讯通天下,进而转化为经济效益。

  通道经济是一种服务经济。它不仅要为国内外企业和客商提供货物运输、储存等流通的必要条件,而且提供了加工、包装、信息、旅游、休闲等各种服务和便利。

  通道经济是一种产业经济。通道的发达,将改变相关区域与外界经济联系度和交往的方式,从而对该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

  任何一条通道的建设都是为了要“走出去”。发展通道经济将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的层次与水平,让经济发展在新形势下更具竞争力。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区际联系,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葫芦岛市产业结构的层次与水平,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所以,通道建设不只是修几条路、建几个码头那么简单,而是让葫芦岛市经济发展置身在了一个更高层次上。

  “交通走廊”华丽转身“经济走廊”指日可待

  由“过路经济”向通道经济转身,要充分领悟“一条路就是一个经济带,一条路就是一个增长点”的含义,全力加快公路、铁路、港口、航空建设。这也是实现保八争七目标的关键所在。

  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交通是先行官,有多大的交通能力,就有多大的经济圈。“十二五”期间,葫芦岛市公路建设计划重点项目17项448公里,总投资68.12亿元。届时,将整合出一条贯通葫芦岛市腹地的横向连通路线,实现“二高四横六纵”的交通网络新格局。

  葫芦岛港的全面对外开放对葫芦岛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目前全市很多企业的原材料要从国外进口,产品也外销出口。如中冶葫芦岛有色金属集团年进口铅锌矿石50万吨,出口锌锭约10万吨;锦化集团年进口工业盐20万吨,出口液碱20万吨。外国籍船舶进入葫芦岛港后,大部分物资运输就不用再绕道其他港口,既节省运输时间,又减少运输成本,自然会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十二五”期间,葫芦岛港要建设柳条沟、绥中、北港、兴城四大港区。到2015年,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3亿吨。因此,要积极依托通道经济发展临港型产业,形成更大的产业集群,推动港口经济振翅腾飞。

  通道经济是开放经济,其实质是借助通道优势,发展服务经济,关键是扩大通道截面、丰富通道经济流、加快通道流速。葫芦岛市应树立“大通道、大流通、大市场、大产业”的理念,依托立体交通枢纽和区位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规划产业布局结构,构建开放型经济圈,以各类生产要素的活跃通畅聚集流动,带动通道经济快速发展。

  当前正值大旅游格局形成和国内消费升级、旅游升温的趋势,应借助交通优势,推动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在交通沿线大力发展新型工业,以建设高效益、集约化、生态型工业园区为载体,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子,着力培育以绿色、低碳、高效为特征的生态工业。物流业是加快经济腾飞的主要动力来源,葫芦岛市应大力构筑通道经济物流体系,围绕交通沿线和优势产业,打造区域性综合物流中心,以物流业推动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搭建起现代物流平台。

  通道经济也是产业经济。葫芦岛市应依托交通主枢纽和大通道,从战略层面规划这个大产业,最大限度发挥枢纽建设带来的低成本优势,着力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产业基地,变“交通走廊”为“经济走廊”。要根据交通网络走向,合理调整各地人口资源、土地利用、城镇体系和重大基础设施的中长期规划,着眼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区域发展,以重点带动全局。同时,依托交通枢纽节点,立足区域特点,通盘规划各个产业园区,建设布局合理分工、互补协作的沿线产业带,形成经济大走廊。“十二五”开局之年就要收官,立足引以为自豪的交通优势,多样化、开放式的大交通格局逐渐形成,葫芦岛市正向着保八争七目标稳步迈进。在通道经济的引领下,日新月异的海滨城市已跃上了全面腾飞的“快车道”。

分享到:
上一篇:为深入推进郑汴一体化建设我市加快交通同城对接工作 下一篇:没有了...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