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赤峰11月24日电 近年来,赤峰市公路建设呈跨跃式发展态势,公路建设总投资“九五”完成20.4亿元,“十五”完成114.4亿元,“十一五”完成137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市新改建各级公路13732公里,其中,新建通乡油路(水泥路)3198公里,通村砂石路5922公里,全市基本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截至201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2298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11公里、一级公路571公里、二级公路1733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25.5公里,每万人49.98公里,赤峰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级公路里程最长,公路密度最大的盟市之一。
“十二五”期间,为把赤峰市打造成为内蒙古东部重要的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全市交通系统将加快高速出口路建设,全面建设并完成赤峰至朝阳、赤峰至承德、经棚至锡林浩特3条高速公路,打通进京、出海、商贸往来的便捷通道,为把赤峰市建成蒙东和蒙冀辽接壤地区的运输枢纽城市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加快一级公路建设。重点实施赤峰至凌源、林西至热水、天山至凤凰岭、萨力巴至新惠等项目,进一步完善赤峰市境内高等级公路网;加快干线路网改造。完成省道307林东至昆都勒、省道305线宝日乌苏至省际通道二级公路、省道205巴林桥至木头沟段旧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国道303大板至林西、省道204林西至大水波罗一级公路,全面提高干线路网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公路和客运站点建设。建设通嘎查村沥青(水泥)路3000公里、县乡联网路300公里、危桥改造2500延米;加快构建综合运输枢纽。加快由赤峰汽车站、桥北客运站、小新地客运站、桥西公交枢纽站和平庄客运站组成的客运枢纽建设,以及由红山物流园区、赤峰集装箱中转站、红庙子工业园区物流中心、喀喇沁旗工贸园区货运站、平元货运站组成的货运枢纽建设,尽快形成高效便捷的公路运输站场服务网络,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铁路、公路、机场、城市公共交通有机衔接。
到2015年底前,将在赤峰市形成以赤峰城区为中心,连京津、通渤海、接东北、达口岸,以省际通道连接北五旗县的“一环五射一连接”高等级公路格局;国省干线公路二级以上比重达到90%以上,全市12个旗县区政府所在地通一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全市60%以上的嘎查村通沥青(水泥)路,所有(116个)乡镇苏木建成四级客运站,所有通沥青(水泥)路的行政村设置停车站(招呼站),农村公路通客车率达100%。(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