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5年,云南的交通很给力,它不仅让云南形成了“七入省四出境”的公路交通网络,还使得中越、中老泰、中缅和中印4条国际大通道境内段全部实现高等级化,全省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00多公里,位居西部第一;铁路投资总规模达到1500亿元,在建项目总里程超过2200公里;民航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39.19亿元,年均增长125.49%,是“十五”期间的16.88倍。
虽然云南没有出海口,但水路依然能通国外,39万平方公里的红土高原上拥有长江、珠江、澜沧江、怒江、红河、伊洛瓦底江等6大水系,可开发利用航道8000多公里。 5年来,云南建成四级以上航道365公里,五级航道179公里,内河通航里程达3109公里。
云南的水陆空,以“大通道”的形势带动着云南向前奔跑。
公路
昆曼通车多方受益
高挑秀气的李小敏,当过很长时间的导游之后,小敏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回到出生的小村庄——斗南,开始打理起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经过苦心经营,小敏家的鲜花从20万元的经营规模增长到了千万元,并拥了自己的运输车辆。看着云南鲜花贸易前景可观,小敏把大哥李国庆也拉进了自己的事业当中。
每周三中午12点刚过,李国庆把红色冷链车停在斗南开始上货,与小敏签过合约的农户们一早从地里收上来的新鲜玫瑰、百合、康乃馨等鲜花一箱箱往车上搬运,这些花是准备发往泰国的,货物装好已是下午1点多,李国庆带着自家公司驾驶员杨琳,把冷链车开上了昆曼公路的起点昆玉高速公路。40出头的李国庆转了16年的方向盘,皮肤晒得黝黑,长年跑运输的他深刻地体会到高速公路带来的便捷和效率。
近年来,云南利用国家政策支持加大公路建设投资,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0多亿元,全省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00多公里,位居西部第一。通往国外的四条大通道也都全部实现高等级化。
2008年3月21日,随着中国境内最后一段小磨高速路的建成贯通,昆曼大通道中国路段全线通车,云南离东盟更近了,连接中国、老挝、泰国三国的国际大通道全面贯通,从昆明到泰国真正实现朝发夕至。
2005年,云南省开通了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持《云南省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通行证》的车辆运输云南省境内生产的鲜切花通过境内的所有公路、隧道、桥梁、渡口收费站时,免收通行费。李国庆就持有这样的“绿色通行证”。
李国庆从昆明出发,双向6车道的高速公路上,一路都免交过路费。15个小时后,他就可达到昆曼公路中国境内最后一段磨憨,稍作休息,等待着第二天的通关、驳货。对于车里的鲜花,国庆并不担心,因为冷链车里3O℃的恒温可以把鲜花保护得很好。
同样在这条路上奔跑的,还有从泰国进口的各种水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零关税下的水果等物品,不仅到云南,也能发往其他省份,例如运往西北市场的热带水果,仅西安,一年就有4万吨的潜力,而西宁的热带水果也是供不应求。
昆曼公路通车以前,小敏的鲜花和其他鲜花企业一样,都是航空运输,每公斤成本约9~12元/公斤,现在通过公路,运输成本下降到2-3元/公斤,由于不需要多次转车,从昆明到曼谷的时间约38个小时,可以做到门对门运送。通过陆路运输,云南花卉的市场份额从25~30%跃升到60%。
航空
空港接通世界各地
凌晨2点,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斗南已经是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在这里,每天上市的鲜切花近百个大类,上千个品种,每天成交鲜切花800余万支,每天约有500吨鲜花通过航空、铁路、公路运到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
从自家花棚出来,小敏骑上摩托车赶到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把自家鲜花交给买家后,她走到交易中心大厅仔细看货,记录想要的品种。她还代理着一家花卉进出口公司鲜花竞拍的工作。
晚上10点,竞拍交易正式开始,小敏拍到的鲜花,将在第二天“空降”到外地市场,出现在曼谷、河内及上海、北京等地的花店。
天气燥热,如果遭遇飞机延误,鲜花品质难免折损怎么办?小敏并不担心,因为现在的外运生鲜产品都是通过冷鲜包装后上飞机上的。而且作为花卉、蔬菜和水果等生鲜货物,昆明空港有专门的储存仓库。
“云南外运的花卉都是以空运的方式,如果能有冷库,省外客户对于我们的鲜切花品质一定会更认可,市场也一定更好做。这里是高温冷库,温度可在0℃-12℃调节,低温库的温度可在0℃-零下22℃调节。”空港物流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冷链物流通道冷库占地1100平方米,可容纳4600立方米的生鲜货物。两个不同温区的设计,可满足鲜切花、野生菌、药品和特殊物品等的不同冷冻要求,确保货物质量,减少损耗。
小敏很是看好未来的云南鲜花市场,因为现在一批境外航空公司相继入滇,香港航空、港龙航空、台湾长荣航空、泰国航、新航、大韩航空、马航等纷纷入驻云南。东盟10国每天有10个以上航班往来。一个以昆明为中心,云南与周边省际、国内大中城市、东南亚国家的3层航线网络。“这就意味着,今后我的鲜花、保鲜蔬菜都可以通过这些航空公司,发往世界各地。”
昆明机场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昆明机场货邮吞吐量27.4万吨,年增长率6%,其中花卉占出港物流总量的80%。特别在节假日期间,每天从昆明机场发往国内大中城市的鲜花已达到400余吨,出口东南亚国家的鲜花量也达到了每天20余吨。
“十一五”期间,云南不仅是全国机场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全国航空业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 全国98个城市与云南通航,其中国际重要城市24个。云南民航建设高歌猛进,累计完成投资239.19亿元,年均增长125.49%,是“十五”期间的16.88倍。仅昆明新机场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152亿元。
此外,腾冲机场建设,以及改扩建的昆明巫家坝机场、大理机场、迪庆香格里拉、丽江和德宏芒市机场,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西双版纳机场改扩建工程快速推进。泸沽湖、红河机场报批工作扎实开展,沧源、澜沧等机场的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一个以昆明为中心,云南与周边省际、国内大中城市、东南亚国家的3层航线网络,在云岭高原织就。
铁路
云南迈入高速时代
小敏家的鲜花运输不走铁路,并不是说云南的铁路建设拿不出手,相反,在过去5年间,云南铁路建设的投资规模从2006年的37.7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90亿元。
2007年沾昆复线开通运营,结束了云南没有复线快速铁路的历史,开行的昆明至曲靖城际列车,创造了红土高原第一个“同城效应”。2009年大丽线建成通车,结束了云南10多年没有新线投入运营的历史,2010年云桂铁路、沪昆客专相继开工建设,标志着云南铁路建设迈入了高速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十一五”期间,云省创造了铁路开工建设项目数历史最高纪录:蒙河线、大瑞线、昆明枢纽扩能改造、云桂线、沪昆客专等14个铁路建设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使全省铁路投资总规模达到1407亿元,在建项目总里程超过1600公里。
建设一条铁路,就能形成一条经济大动脉。“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与铁道部共同规划的“八入滇、四出境”铁路网已经在云岭大地快速延伸。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运力强大、通江达海的铁路大动脉即将形成。
小敏说:“我的货物虽然不走铁路,但出去旅游我还是喜欢坐火车,特别是火车提速以后,又快又稳,像大理、丽江,朝发夕至,很方便。”
航运
湄公河流域飘花香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异,各国发展鲜花产业有着各自的优势,这就为彼此之间市场的交流提供了条件。像来自云南的温带花卉特别是玫瑰,深受次区域热带国家人们的喜爱。
“我的鲜花不仅坐货车、飞机而且还坐船”,像小敏一样,斗南种植鲜花的农户们都可以通过云南的水、路、空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小敏同村的老戚已经与泰国生意伙伴黎昕合作了4个年头,老戚和所有村民一样,鲜花从西双版纳的景洪港用冷链船通过澜沧江-湄公河连夜运往泰北,次日加工包装后空运到欧洲、日本和韩国。这样运价可以下降8-10元/公斤,从而较大提升云花国际竞争力。
目前,云南省花卉物流已初步形成体系化,共有花卉物流企业50余家,已形成物流设施提供企业、生产销售企业及外资企业共同参与的花卉物流格局。
澜沧江─湄公河纵贯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东联太平洋.西接印度洋、南临南亚诸岛国及澳洲、并处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西南经济圈的结合部,成为“太平洋时代”多边经济合作的生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