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超载,危及道路桥梁安全!自省交通运输厅“三打两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各地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超“战役”:从明确责任主体,构建治超长效工作机制,到半年查获超限超载车辆1.9万辆,全面出击打出治超“组合拳”,再到全省道路运输市场得以进一步健康发展,广东治超工作硕果累累,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奠定坚实的交通基础。
黑恶势力干扰严重治超面临暴力抗法挑战
2011年7月以来,江苏、福建、浙江、北京等地接连发生桥梁坍塌、断裂事故,并导致人员伤亡,影响路网的正常运行,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些事故中,多数与严重违法超载运输有关。
广东公路总里程达19万公里,公路桥梁多达4.3万多座,同时,广东又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堪称全国第一运输大省,目前路上行驶的超限超载车辆总数仍然不少。一些地区水泥、矿山企业比较集中,水泥罐车和运载沙石、建材、钢铁等车辆超限超载突出,对公路桥梁基础设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据了解,造成广东治超形势严峻的原因既有组织制度不健全,也有治超网络不完善。尤其是黑恶势力的干扰造成了全省治超执法环境的恶劣。部分地区“车托”干扰执法的情况较为严重,他们经常驾驶小车暗中跟踪流动执法队伍,向超限超载车辆通风报信,带头绕行规避检查。
有些地方情况更为恶劣,治超工作受到社会黑恶势力的干扰。超限超载车辆在治超站前恶意停车堵塞交通,拒不接受检查、车辆冲卡、野蛮闯关、威胁恐吓执法人员等暴力抗法行为时有发生,从而给全省公路治超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惠州市博罗县龙溪镇长期盘踞着一帮主要从事货运行业的湖南永州籍人员,凡有一户人的超限运输车辆被执法部门查扣后,当事司机立即用电话召集全部人员到场阻挠执法,导致暴力抗法事件屡屡发生,仅在今年3月下旬至5月下旬,就发生了4起严重的暴力抗法事件。
明确责任主体构建治超长效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作出“三打两建”重要战略部署后,全省交通运输系统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上下联动,结合实际,迅速积极开展“三打两建”工作,其中,对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进行大力整治成为一项重要内容。
2012年1月,在全省治超工作会议上,副省长刘志庚代表省政府与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签订了治超工作责任书,进一步强化了各级政府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责任主体地位,促进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责任和措施落实。
今年3月,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了《全省治理车辆超限超载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全省各地开展治超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车辆非法超限超载运输行为,确保公路桥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事实上,广东从未放松对超载超限车辆的治理和打击工作。2008年,省交通厅联合公安厅等12个厅局印发了《关于印发全省车辆超限超载长效治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就我省构建治超工作长效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2010年省政府召开全省治超工作会议,部署我省治超工作,还印发了《广东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确立了市、县(市、区)政府治超的主体责任,市、县(市、区)长为第一责任人,意见从九大方面对广东治超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目前,借着全省“三打两建”专项行动的雷霆之势,各地交通部门纷纷出台对超载超限整治的有力措施。肇庆市交通运输部门认真落实领导包案制度,联合该市交警第三大队、大旺区相关部门等十多个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对大旺高新区的泥头车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进行大力整治。
半年查获超限超载车辆1.9万辆
以治超站为依托,以固定检测和流动稽查相结合为方式,建立交通和公安部门联合执法的机制,一场轰轰烈烈的治超“战役”在广东打响。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省交通部门出动执法人员8.4万人次,检查车辆17.8万辆,查获超限超载车辆1.9万辆,卸载车辆1.65万辆,卸货累计总重32.4万吨,有效遏制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保护了公路设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减少了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隐患。
在监控网络健全方面,交通部门按照“高速公路入口阻截劝返、普通公路站点执法监管、农村公路限宽限高保护”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治超监控网络。截至2012年7月底,全省共规划建设100个固定治超站和310个流动巡查治超路段。
目前,全省已建成48个固定治超站,其中高速公路治超站重点建设了韶关市梅花、广州市太和和虎门大桥治超站,有效地保护了高速公路的基础设施和桥梁安全。
在桥梁保护方面,交通部门加强对超过桥梁承载能力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的整治,在全省重点桥梁两端设置禁行牌,禁止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通行桥梁,防止发生压垮桥梁等重大安全事故。虎门大桥、汕头海湾大桥、礐石大桥、广州丫髻沙大桥、湛江海湾大桥等桥梁均成为安全重点保护对象。
推动计重收费也成为全省治超工作的有力“一招”。2011年9月21日零时起,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粤西区域实行货车计重收费。当年10月20日零时起,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粤东区域实行货车计重收费。据了解,实行计重收费后,中度、重度、严重超载的车辆明显减少,对抑制车辆超限超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以打促建”改善环境道路运输市场健康发展
在全省治超工作中,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开展“三打”行动同时,还坚持以“打”促“建”,切实加大路面执法力度,加强货运装载源头监管工作,切实开展实施高速公路入口称重劝返工作,从而保障公路基础设施安全。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高度重视,将博罗县龙溪镇暴力抗法列为当地打击欺行霸市的大案,并部署案件的查办工作。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公安机关积极介入,搜集有关犯罪线索和证据。5月23日下午,公安部门抽调100多名警力迅速出击,现场将20多名聚众滋事的人员制服,其中有17名人员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此案已移送司法机关,一个长期盘踞当地的暴力抗法团伙就此覆灭。
该团伙被打掉后,博罗县的执法环境大为好转,执法人员的士气备受鼓舞,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其中仅6月份就查处超限超载车辆221次,卸货3200吨,成效十分显著。
在肇庆,“三打”开展以来,肇庆市交通综合执法部门共查处泥头车驾驶员无从业资格证65宗,擅自改装车辆11宗,无证营运3宗,违法超限运输23宗,责令非法超限运输的泥头车卸载超限货物522.6吨。
在清远,交通部门执法人员依法对市中心区域的国道107线清远银盏至小市路段、省道354线清佛一级公路学田至清远市区路段等主要道路进行交通综合整治。投入执法人员130人,执法车辆33台,采取24小时不间断滚动检查方式,加强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超限超载车辆对市区道路环境的污染、对公路路面带来的破坏,有效地保护公路基础设施安全。
业内有关专家表示,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可以有效遏制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保护公路设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隐患,促进道路运输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