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178.48万游客潮涌广安。
“国庆节出行、返程高峰期间,广安站路口日均车流量高达万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第一大队民警刘渝说,因修建红土地枢纽互通工程,广安市对广安东站实施全封闭,目前,上下高速公路只有广安站一个出入口,给广安市交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红土地枢纽互通工程比遂广高速公路其他工程晚开工一年,但是我们也上足设备和人力,争取在今年底全线通车。”10月13日,记者来到红土地枢纽互通工程现场,据施工现场负责人介绍,尽管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但施工单位每天上足设备,安排100名工人赶工期,为的就是尽快建成通车,缓解广安市城区交通压力。
这只是广安市加快推进交通建设的缩影。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节奏加快,广安市交通建设也随之加快了步伐,中心城区的“三环十四廊”的道路交通系统正在逐步形成。
科学规划交通先行构蓝图
10月13日早上,记者来到市交通局规划建设科工作人员曾德丽的办公室,只见她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打开规划,纵横交错的公路网跃然眼前。
“交通规划是交通建设的先决条件,只有将规划做好,才能实现交通带给人们的好处。我们现在就是以规划为龙头,建设城区交通道路。”曾德丽说,按照总体规划,到2030年,广安市将形成十四条快速路和多条交通性主干道快速交通,辅以城市主、次干道疏解。
“这条路是连接广安主城区、枣山物流商贸园区、协兴生态文化旅游园区、广安区以及经开区的快速通道,以前我们无论到哪里去都得穿城而过,现在就不需要了。”10月13日上午,驱车行驶在彭枣路上的陈友金说,一年时间不到,就修好了这条长12.89公里的一级公路,这让他非常惊讶。
“这与科学规划密切相关!”曾德丽说,为了缓解城区交通压力,早日让群众出行便利,从彭枣路建设之初,市交通局和施工方一起科学谋划,在保证人员安全和道路质量的前提下倒排工期,原本计划两年建成的道路,仅用了325天全线竣工。
分步实施以人为本便群众
每年的财力有限,而需要修建、改造的道路很多,怎样修怎样建才合理呢?市交通局负责人给出了答案:以人为本,分清轻重缓急分步实施。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的,非常烂。修整过后好多了,我们出行也方便了……”13日下午,记者行走在宽阔平整的万盛路上,见到了货车司机李有利,他回忆起曾经的万盛路,连连摇头。
据了解,万盛路是连接建安南路、金安大道和西出口片区的城市主干道,也是广安前锋区至南充方向的一条货运主通道。近年来,该路段交通流量持续增长,严重超过实际荷载能力,多个路段被来往车辆压得已坑洼不平,路面破损极其严重。虽然每年都在修补,但修补之后不久便又被压烂,严重影响了过往车辆的正常行驶和群众的出行安全,市民对此抱怨连连。
补旧路、铺沥青、贴板砖……为彻底除去老百姓这一块“心病”,保障群众出行安全,2013年4月中旬起,市住建局连同相关部门一道对万盛路进行综合整治,半年时间就让万盛路焕然一新,附近的居民对此赞不绝口。如今的万盛路已成为一条安全、快捷的物流货运通道,更是广大市民安全、顺畅出行的有力保障。
“根据实际情况,先解决最急迫的,一步一步来。”市交通局负责人介绍说,滨江路综合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开展,项目建成后,广安老城区防洪标准将由目前5年一遇提高至100年一遇,内涝防治标准提高至30年一遇,并且还能进一步美化滨江景观、畅达城区交通。同时,五福西路、新南门等城区交通要道改造也已进行规划。
环线初显立体交通现雏形
“这条路很宽,两边的绿化带也打造得很漂亮。”13日傍晚,记者在广安环城公路小平大道一期工程三合同段(简称“小平大道”)入口处看到,三三两两的市民沿着金安大道延伸段散步,他们走在宽阔平坦的大道上有说有笑,十分惬意。
据了解,小平大道是《广安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08年-2030年)规划的“一环七横十纵四支”公路网中的一环,于去年8月修成通车,该项目的建成解决了G42上海至成都高速公路、省道304邻水至遂宁公路、县道广安至花桥公路等干线公路在广安市的快速过境,改善了广安市中心城区交通拥挤的现状,提高了中心城区经济吸引力,减少了城区噪声和环境污染,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
“小平大道已经建成,岳广华道路、官盛大桥正在修建,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环城公路的西南环正在逐步形成,立体交通网雏形已现。”曾德丽说,从彭家到广安港港口的东北半环前期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力争年底开工修建。环城公路修好后,货运车辆将不再穿城而过,城区交通压力将进一步得到缓解。
同时,枣山公路客运枢纽站主体工程现在已经动工,预计明年底修建完工。该项目建成使用后,将实现公路、铁路运输方式一体化,客运零换乘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缓解广安市城区交通压力,真正实现路畅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