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长沙霞凝港水运口岸正式通过验收开放,被批准为国家二类口岸。副省长何报翔,长沙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泽珲等领导出席验收授牌仪式。
长沙霞凝港建有框架式千吨级码头泊位8个,码头岸线总长615米,拥有17台(套)先进起重设备,仓储1.594万平方米,在全省交通综合运输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省政府组织联合验收组对长沙霞凝港进行了现场实地验收和专家评审,验收组一致认为长沙霞凝港已具备达到海关、检验检疫、海事、税务、保险、外汇管理等检查检验功能,符合国家二类口岸标准。
同时,为降低外贸企业物流成本,促进湖南外向型经济发展,长沙至上海水路国际集装箱运输“五定班轮”航线也于当日正式开通。“五定”班轮,即定装卸港口、定运输线路、定班轮船期、定运输时间、定全程运价。在海关、检疫、海事等部门对航线开辟“绿色通道”,大幅降低了装卸时间和运输时间,从而降低了外贸企业的物流成本。从霞凝港出发的“源海1号/A190”货轮装载62标箱驶向上海,首航装载的机械设备、配件、农副产品等抵上海港后,将发往美国纽约、休斯敦,韩国釜山等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