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型企业昨日又收到坏消息据悉,随着集装箱传统旺季的到来,下月起,亚欧航线将开始新一轮的运费调涨。据了解,今年以来,船务公司已累计上调3次运价,热门的欧美航线的运价甚至翻了两番。一边是尚未复苏的欧洲市场,一边是不断攀升的运输成本,今年出口型企业的日子格外不好过。
新一轮提价再起
消息显示,今年初,继航运巨头欧洲马士基集团率先提升亚欧线的集装箱运价后,地中海航运、长荣航运、中远集运、中海集运(601866,股吧)等公司也跟随提价。截至目前,船务公司已经累计3次上调运价,热门的欧美航线运价甚至翻了两番。
不过,这股“涨价潮”却并未就此停歇。记者近日从重庆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了解到,随着集装箱传统旺季的来临,船务公司已着手上调旺季附加费。例如地中海航运从6月1日起,开征350美元/TEU(标箱)的旺季附加费。日本邮船则从下月初起,征收季节性附加费250美元/TEU。此外,赫伯罗特也宣布从6月4日起调涨运价400美元/TEU。
据了解,在2011年末,一些航线上的现货运价甚至低于500美元,然而目前,一个亚欧线上的标箱运价是1600美元左右,加上紧急燃油费等其他费用,需要2000美元以上。
出口型企业利润猛降
海运涨价,“接棒者”出口型企业苦不堪言。
“虽然公司也遭遇过国际海运费上涨的情况,但一个40尺的集装箱运价每次上涨也就200美元~300美元,而像今年这样一次就涨上千美元的情况非常少见。”重庆环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外贸部负责人陈志坚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共有十几种车型的全地形车销往欧洲,销售情况一直还不错。然而,从今年开始,欧洲市场的销售情况却让他开始有些担忧。
“海运费用上涨得厉害。”他给记者算了笔账,从今年年初开始,每40英尺的集装箱,从2000多美元上涨到4000多美元,运费成本上浮了一倍多,这还不包括其他成本费用。但担心订单流失,终端价一直未有上调。“整体算下来,利润下降了30%左右。”他表示。
隆鑫通用动力有限公司国贸部部长田怡也表示,目前已在英国、德国、意大利开建隆鑫通机的专卖店,今年预计出口规模将达200万台。“现在很头疼的是,海运费用一直在涨,若转嫁到下游经销商,可能会流失部分订单,若企业一直这样扛着,利润空间将会越来越小。”她粗略估算,从今年初到现在,每个集装箱成本上涨了3000美元左右,企业的利润空间下降了20%以上。
“最近我们已暂停向欧洲市场发货。”重庆久祥机械公司总经理胡兴明介绍,平时公司对比利时有塑料杯出口的业务,但从今年年初开始的一股海运“涨价潮”让这个原本利润空间很小的业务遭受很大的冲击,加上欧洲市场疲软,市场需求量不多,无奈之下,只能暂时停止这项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