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至29日,在乌江构皮滩水电站大坝上,专程前来考察贵州水运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水道和港口工程专家梁应辰,站在一张摊开的水电枢纽通航设施设计图纸前感慨:“乌江作为国家规划的高等级骨干水运通道,相当于两条干线铁路的通过能力,通航关键在于解决过船设施。”
思南县县委书记胡洪成望着不远处河岸旁的“思南港”三个大字感慨:“水电枢纽过船设施建设与航运扩能不同步,乌江还没能发挥出全省黄金水运通道的效用。”
在乌江下游重庆境内的彭水电站,记者现场观看了船闸运作全过程,只见过船设施像个大电梯将一艘过闸的船缓缓提起,然后放入电站大坝以外的河流中。目前除了彭水电站及通航设施已建成外,乌江各级水电枢纽通航设施建设进度不一。构皮滩电站过船设施2007年开工以来,目前基本完成第一级升船机主体及上游引航道工程,预计2017年建成;思林水电站通航设施计划预计2015年完成。而重庆境内的白马通航设施还未开工建设,计划2012年开工,2018年才能完工。
乌江渡至河口目前的客运量为400万人次,货运量为263万吨。据航运部门预测,2015年客运量将增加上百万人,货运量将增至500万吨以上,乌江航运通航扩能势在必行。为此,今年年初省内河航运通航领导小组应运而生,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成员由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能源局、贵州乌江水电开发公司、广西桂冠电力股份公司、龙滩水电开发公司等单位组成。近期的工作目标是:打通我省乌江、南北盘江和红水河的出省水运“动脉”,实现北上长江,南入珠江,最终抵达沿海大港,建成我省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无缝连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