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湖北:水运地位进一步提升
来源:省交通运输厅 发布时间:2012-08-16 浏览数: 标签: 湖北,水运,地位,提升

湖北是长江干线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是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主要分布区域,是长江中上游最大港口武汉新港所在地。“十二五”以来,湖北按照“打牢发展大底盘、建设祖国立交桥”的总体战略要求,抢抓全国加快内河航运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基础设施大建设带动水运大发展,以航运功能大完善引领服务大提升,不断增强全省水运综合实力,补齐水运“短板”,促进湖北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

在建项目规模扩大。2011年以来新开工项目55个,目前在建项目达到80个、总规模突破177亿元。力争今年再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50亿元的港航项目,全省港航项目在建规模突破220亿元,“十二五”期规划的重点港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建设投资增长迅速。2011年完成投资50亿元,同比增长34%,高于沿江七省二市同期20.4%的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32亿元,与2011年同比增长48%。按照目前建设发展势头,今年将完成建设投资60亿元,“十二五”前两年完成投资将达到110亿元,占“十二五”规划投资目标的60%。

所有在建项目于2014年左右形成能力后,将新增千吨级航道277公里,新增港口吞吐能力7100万吨(其中新增集装箱吞吐能力120万标箱),环江汉平原的千吨级航道圈基本形成,全省港口吞吐能力可望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300万标箱,届时湖北水运通过能力将得到明显提升。

航运供给能力大幅增强

武汉新港2010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成为长江中上游首个亿吨大港。船舶运力连续7年保持15%以上增速,总运力突破820万载重吨。货船平均吨位达到1480载重吨(远高于沿江七省二市570吨∕艘的平均水平),万吨级船舶运力企业达到80家,十万吨级船舶运力企业达到5家。

2011年,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2.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86.2万标箱,与2010年同比增长15.3%、11.2%;全省水路货运量1.77亿吨,占全社会货运量的17.3%;全省水路货运周转量完成1580亿吨公里,占全社会货运周转量的39%,相比2010年增长了5个百分点,水运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水运聚集功能不断拓展

区港联动积极推进,港口与物流园区、临港产业园区衔接更加紧密,经济产业和重点项目沿江聚集,钢铁、化工、汽车工业走廊初步形成,50多个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日渐成型,一大批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临江而建,枝城、襄阳、武汉三个国家级配煤中转中心依水规划。

航运高端服务突破发展

2011年7月3日,武汉新港标志性的大型功能性项目——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大厦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长江中游现代化水平最高、最具国际化、服务功能最完备的港务枢纽综合体,为国内外港航企业提供集口岸服务、公共信息、港航政务、航运交易、金融商务服务和企业总部入驻等功能于一体的一流服务环境。

2011年11月19日,武汉航运交易所挂牌。新组建的交易所将具备5个基本功能:航运信息发布、口岸通关“一站式”服务、航运交易以及衍生服务、航运人才交流、技术咨询与法律援助。建成后将有效吸引船代、货代、物流企业、船公司尤其是国际班轮公司、邮轮公司以及海事、法律、金融、保险、商务、会展等机构入驻,可大力发展航运总部经济,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延伸发展现代物流等关联产业。

2012年8月1日起,武汉阳逻港试点启运港退税政策,成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试行启运港退税政策的长江沿线港口。这意味着,今后外贸企业从阳逻港启运集装箱货物,发往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中转至境外,在离开武汉之时就可办理出口退税,办理时间较以往提前两周到两个月。这将为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减轻资金压力,有利于武汉阳逻港吸引周边货源,增加港口货物吞吐量,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打造长江中上游核心港和枢纽港。

2012年8月3日,武汉船舶交易中心正式落户汉南。项目总投资约1.23亿元,将建设船舶交易大楼,建立与全国船舶交易信息系统联网的船舶交易信息平台,引入船舶交易经纪人,进驻船舶价格评估、金融、保险、结算、电子商务等机构,形成集中、有形的船舶交易市场。

分享到:
上一篇:新出路 上海与中远集团开展战略合作 下一篇:交通运输部:航运企业禁止以零运价揽业务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