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船舶配套市场规模自2012年开始收缩,同时,由于新船价格跌至“谷底”,船配产品价格受到进一步打压,加上成本不断上升,船配企业经营越发艰难。
预先进行了节能环保设备研发、原有设备升级改造和新技术储备的欧洲、美国、日本、韩国船配企业适时推出新产品,赢得了订单。我国一些可为三大主流船型提供配套产品的大中型企业由于技术未及时跟进而失去部分市场。
面对船配市场需求“量少、档次高”的现状及国外船配企业的激烈竞争,内资船配企业接单状况普遍不佳,也有部分优势船配企业逆势而上,通过加大研发、营销和服务力度,进军海工装备配套市场或发展相关非船业务,在危机中发展壮大,并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2012年,在国际船舶市场需求总量持续下行、需求结构不断升级的形势下,全球船舶配套业危机加重,我国船配业同样如此。一方面,船配市场规模进一步收缩,船配企业新接订单大幅减少,一些企业甚至“零接单”,经营状况不断恶化;另一方面,市场新需求主要集中于为海洋工程装备、液化天然气(LNG)船、液化石油气(LPG)船、豪华游船、特种船、节能环保高效船型配套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设备和新型环保设备,而这些设备订单基本上被少数综合竞争力强的世界级企业收入囊中。总体来看,2012年船舶配套业发展呈现出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明显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