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中外运长航集团方面获悉,长航已与中海油及中国航天三江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三方将联手构建长江流域船用液化天然气(LNG)产业链。
这是继中石油之后,中外运长航与国内另一能源巨头在LNG领域的合作。
“对长航集团来说,LNG的成本将有效缓解目前航运业燃料价高企、运价低迷的尴尬。”中外运长航集团一内部人士指出,长航集团目前拥有船只2000多只,每年烧柴油约60万吨,年均需要资金至少30亿元。“集团整体营收中,燃料成本就占到了30%左左右,若改用LNG,燃料成本约能下降20%。”
此番的“抱团”合作,也展露出了中海油寻求内陆市场的野心。“此前,中海油LNG项目主要分布在沿海,而要继续进军内陆,需要利用好长江流域这一通道。”一接近中海油人士认为,而其要“进江”,将需与中石油展开竞争。
蛰伏已久
涉足内江船舶燃料市场,中海油蛰伏已久。
2010年1月29日,我国第一个大型内河航运清洁能源改造项目——长江航运船舶柴油-天然气双燃料改造项目,在香港正式签约。
同年,中海油开始参股建造中小型LNG运输船,这艘船的任务是在沿海各个LNG接收站之间进行二程运输。随着制造技术的成熟,中海油已经谋划建造能够进江的小型LNG运输船。
中海油还曾与渔业部门合作,将渔船的柴油发动机改为天然气发动机,为后者提供天然气燃料。
2012年,中海油“进江”计划更进一步,其与深圳海事局共同研究两个课题:LNG水上运输安全研究与LNG用作船舶燃料的前景展望。
通过这些举措,中海油在LNG船舶燃料市场已经做好市场和技术方面的准备。
这一市场的前景被诸多业界人士看好。
公开资料显示,在船舶运营成本中,燃料占到50%-60%左右,而目前,我国内河航运能源均以柴油燃料为主,LNG的使用基本还是空白。
“按照同等热值来算,LNG价格比柴油便宜一半左右。总体上,一艘燃烧柴油的船舶经过‘油改气’后,燃料成本上能够节省30%左右。”上述长航人士指出,不仅如此,这几年来,传统的柴油等能源产品价格高位运行,LNG的特点让其更具有未来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