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设计可满足建成30年后过坝货运量需求的三峡船闸,目前货物通过量已达到了设计水平,通过能力饱和,船舶待闸时间明显延长,严重影响长江航运的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对三峡船舶过坝问题十分关注,他建议尽快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船舶过坝新通道。
唐冠军用一组数字说明了现状。在目前正常情况下,三峡船闸每天最多能安排约150艘次船舶过闸,但每天过闸需求多达160至180艘次,运输繁忙季节超过200艘次。船舶平均待闸时间从2007年每艘次几小时增加到2012年每艘次30至60小时,最长甚至达到5至7天,特别是对集装箱快班轮造成严重影响。遇到不良天气、长江流量超标准、船闸检修等情况,积压船舶还会迅速增加,最高曾达到940艘次。
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了多部门一体化的通航管理体系,船闸主要运行指标均已达到很高水平,挖掘三峡船闸通过能力的潜力有限。据初步测算,三峡船闸最高年通过能力约1.4亿吨,而2015年和2020年过闸货运需求预计将超过1.6亿吨和2亿吨。即便在建的三峡升船机在2016年投入运行能增加约700万吨的货运通过能力,也不能满足2015年前后快速增长的过闸需求,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与过坝需求的矛盾将凸显。若不尽早采取对策,三峡坝区船舶积压情况将逐年加剧。
“三峡船闸通过货运量已连续两年超过设计能力。根据国内外行业惯例,当通航建筑物通过货运量达到设计能力80%时,就要启动新建通航建筑物新线建设的前期工作。”唐冠军说,《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当货运量接近船闸通过能力时,可研究增建船闸或升船机,以满足过坝货运量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