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长江“黄金水道”初具规模 助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05-17 浏览数: 标签: 长江 黄金水道 助力 区域经济 持续发展

  随着2013年三峡工程进入正常运行期,长江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黄金水道”,其航运功能在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快速凸显。

 

  日前在武汉召开的长江技术经济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透露,“后三峡”时期,长江航道航运条件已大幅改善,并渐趋稳定,但是仍然面临“两头深中间浅”的“梗阻”问题,专家认为,未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要把航道整治和生态保护相结合。

 

  长江水利委员会设计院介绍,三峡工程建成后,库区干流得到渠化,淹没险滩,改善水流条件,使长江干流“黄金水道“向上游延伸600多公里;水库总可渠化里程1200公里,万州、涪陵等港成为深水港;长江上中游航道和水域条件的改善促进了船型、船队向标准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有利于充分发挥水运的优势。

 

  自2003年6月三峡工程蓄水以来,重庆至三峡大坝600余公里的库区航道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上游水运迅猛发展。来自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的调查显示,三峡船闸通过货运量年均增速高达12.2%,2011年首次突破亿吨,2011、2012年上行过闸货运量均超过 5000万吨的设计单向通过能力。

  

  为推动长江航道建设,2011年,中国制定了《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总体推进方案》,提出未来五年投入超过360亿元用于长江干线航道、重要支流航道、支持保障系统等建设任务。在这一轮的规划建设中,武汉以下的长江干流航道水深由4.5米提升至6米、武汉至宜昌航道水深提升至4.5米,届时“梗阻” 疏通,长江中游可实现常年通航8000到10000吨级船舶。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刘雅鸣表示,长江“黄金水道”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将迎来极大的发展机遇。不过,发展与保护当并行不悖。在疏浚和整治航道过程中,拥有丰富生物资源的长江水生生态系统将成为重要的保护对象。

分享到:
上一篇:上海加快完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建设 下一篇:石化码头填补苏中沿海港口空白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