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挪威银行:航运业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来源:中国国际海运网 发布时间:2014-02-17 浏览数:

  来自挪威银行(DNB)亚洲区的Vidar Andersen与Alex Ryland表示,随着资产价值触底反弹,流动性增加且信心逐步重返市场,他们坚信航运业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不过两位行家也承认,十年前的风光短期内很难再现。

 

  Andersen称,“我估计接下来市场将波澜不惊,就这么乏善可陈地度过2年。”

 

  “所幸底部已经出现,如今我们着手新项目时,心里会比较踏实,无需再因存在下滑风险而战战兢兢。”

 

  和所有海事银行一样,挪威银行一直都在密切关注他们眼里最具潜力的市场板块,并期待在接下来的一年内把握机会。从其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看,进入该行慧眼的首先是干散货板块。

 

  至于为何对干散货业另眼相看,它表示主要因为该领域的船队以两位数增长的局面已告一段落,同时需求面持续获得支撑。

 

  尽管散货船队的增长在过去6年已超过需求曲线,但这个现象在2013年首次得到改变 − 吨英里需求增幅据估算已达到8%,超过6%的常规供应增幅。

 

  展望2014年,挪威银行预测船舶供应的名义增长率为2%,也即远低于其针对吨英里需求作出的估算 − 10.6%。就资产方面而言,该行认为购买现代二手船的投资回报可能比“环保型”新造船更佳。

 

  该行还称,“过去几年,我们始终都把环保设计视作营销口号,而不认为它真能带来多大效益。据我们估算,商品运输可因此节省10%到15%的费用,而不像一些人吹捧的30%那么高。去年9月,中日一些船厂的代表也曾向我们透露,节能效率的提高(按同比计算)约在10%左右。”

 

  “很显然,市场的偏好已从迟迟才能交付的环保新造船,向即刻产生现金流的高质量二手船转移。”

 

  “单就过去一年的复苏轨迹来看,在海岬型新造船涨价16%的同时,1艘10年船龄的海岬型船更是增值48%。这也从一个侧面凸显出,为何在市场上升周期,拥有可即时投营的船舶更有利可图。”

 

  至于该行非常看重的海工板块,它仍持正面看好的态度。事实上过去5年,海工业务一直是银行业的最大宠儿。

 

  Ryland解释道,“我们认为,尽管它的表现可能不会像5年前那么如火如荼,但未来盈利前景仍十分光明。”

 

  “我们看到一些新加坡公司扩张力度很大,在全球市场的地位也逐步提高。预计我们今后会接更多的海工类业务。”

 

  不过谈及班轮和液化天然气(LNG)等领域的今年走势,该行却不甚乐观。

 

  Andersen 指出,“班轮市场顽疾犹存,大型企业仍在考虑出售非核心资产及业务结构合理化。”

 

  同样,Andersen对LNG板块在今后一年能否扭头盈利,也不抱多大希望。他认为这块市场还是比较艰难,“生产基地被推迟投产,而运输船却纷纷按时交付。”

 

  他说,“尽管对产品的需求依然存在,但暂时还没有足够的货可运。2013年全球仅达成约100份即期租约,可见市场还不大。”

 

  其它板块,如液化石油气(LPG)、化学品以及成品轮等,尽管眼前表现不抢眼,但已展露出向好的迹象。

分享到:
上一篇:台州强化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新增长 下一篇:中冰自贸协定具有示范意义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