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物流通道 >  水运
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延伸至南通一月观察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2014-08-14 浏览数: 标签: 南通一月 长江 深水航道

  近日,在引航员指挥下,装载9万多吨铁矿石、吃水11.5米的20万吨级“楼兰伊莉卡”号,稳稳停靠在江海码头。至此,上月9日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延伸南通后,已有18艘15万吨级以上大船靠泊,其中吃水超过10.8米的船达到9艘。

 

  效益初显现

 

  “以往船舶吃水最深是10.8米,现在变成了11.5米,别看只多了0.7米,黄金水道的价值却大了很多。”南通明洋船务代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振华说。作为一家南通地区龙头级的船代企业负责人,他对航道变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有着更深的体会。

 

  “一般多0.01米,就可以多运125吨的货,0.7米就可以多装8750吨左右的货物。”徐振华给记者算起账来:“这样货主可以节省二程船的运输成本10多万元。此外,货物多装,也意味着可以少一道装卸8750吨货物的程序,这样的装卸费要20万元左右。所以一船货现在可以节省成本30多万元。货主得到实在经济效益,也让我们这样的南通船代企业有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受益的还有港口企业。南通港口集团生产部副部长任晓建出示的一份统计显示,深水航道试运行一个月里,港口集团共迎来15吨级以上的大船12艘,平均每艘船多装载货物8000多吨,也就意味着这个月港口集团多装卸了10万吨左右的货物。“经济效益比较可观。”任晓建说。

 

  市港口管理局的测算显示,如果以南通港2013年进口的主要干散货-煤炭、硫磺、油籽类、矿石来进行初步估算,每吨货物可节省运费为:内贸进口煤炭12元/吨,外贸进口煤炭42.5元/吨,硫磺6.25元/吨,菜籽、大豆类6.67元/吨,内贸矿石8元/吨,外贸矿石5.61元/吨。以运输6669万吨主要干散货计,可节约直接费用约为6.5亿元,平均每吨可节省运输中转成本约为9.8元。

 

  收获多方面

 

  黄金水道,涌动深水劲潮不光再添黄金成色,也带来更多综合效益,南通“大船大港”品牌更加凸现,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得以增强,对南通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助推经济发展都有着积极意义。

 

  记者以“12.5米深水航道延伸到南通”作为关键词,在百度进行搜索,相关结果达到167万个。包括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在内的多家重要新闻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新闻点击量都在5000次以上。这次延伸在一些论坛上也引起热烈讨论,跟帖者从数十到数百不等,大家都在为“12.5米深水航道延伸到南通”点赞,南通的港口形象乃至城市形象得到提升。

 

  “以往受到航道水深的限制,一些货主到上海后,就要寻找船代企业,分装到二程船上,沿江西上,往内陆地区运输。现在我们这里的水深也达到同样的级别,本着节约成本的考虑,货主更愿意与南通船代企业合作了。”徐振华透露,上周一家湖南货主企业在综合考虑后,最终选择与明洋合作,货主方看上的正是南通同等优越的水深条件。

 

  对于南通外向型经济而言,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周转是提高竞争力、吸引国内外产业投资的关键,而长江12.5米深水航道的开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通市的经济发展。市港口管理局局长助理刘斌说,12.5米深水航道延伸至南通,使更多大型船舶能够满载或减载靠泊南通沿江港口,增强了南通与市外的沟通连接,这对进一步提高南通对外开放程度,引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向南通沿江地区集聚,实现沿江“腾笼换凤”,满足南通直接对接国际市场的需求,更好促进南通经济转型发展,助力南通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提升软硬件

 

  未来,随着黄金水道的不断完善,将有更多的大型船舶靠泊南通。面对新挑战,需要相关部门、单位全力以赴,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沿江经济发展。

 

  南通引航站站长葛剑平表示,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大潮中,引航站要当好“先行军”,不断提高队伍素质,提升引航服务能力,助力南通“大船”、“大港”品牌建设,充分利用航道水深资源优势,为航运企业“保船期、保安全、降成本”,使港航单位切实感受到深水航道建设带来的“红利”。

 

  “货物变多,我们的工艺流程也有了新变化。”南通港口集团江海港务分公司副总经理陈柳介绍。在江海港务公司内,有着市区仅有的两个20万吨级的靠泊码头,驶入南通的大船基本都停靠在这两个码头上,可以说这里是“一线阵地”。“我们对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加强生产组织,各个环节都衔接好,每昼夜的装卸量由原来的4.8万吨提高到现在的5.2万吨,保证了货物装卸量变多,但总装卸时间不变,为货主节约了时间。”

 

  任晓建透露,目前通过改善生产工艺流程,确保了装卸需要,未来要在硬件上下功夫。为此,港口集团已着手加大投资,在江海码头已有三台卸船机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台卸船机,这样装卸能力将大幅提升,甚至可以两条大型船舶同时作业,为货主节约更多时间。

分享到:
上一篇:长江上游航运中心:路径清晰全力推进 下一篇:浙江嘉兴乍浦港区建设有新路 突出“海河联运”特色

市州分站

网站链接

版权所有:四川省人民政府口岸与物流办公室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维护:四川省物流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4008033669 网站留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40236 蜀ICP备12000086号-1 www.scswl.cn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单一窗口